中文English
ISSN 1001-5256 (Print)
ISSN 2097-3497 (Online)
CN 22-1108/R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1994年 第4期

显示方式: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研究进展
李延青, 赵宪
1994, 10(4): .
摘要: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研究进展山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李延青,赵宪综述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是一种慢性进行性且常可致死的淤胆性肝病,其主要特征是肝内胆管非化脓性截断性破坏,门脉炎症,瘢痕,最终发展为肝硬化,门脉高压,肝功能衰竭等。世界范围内每年每百万...
自身免疫性肝炎研究进展
池肇春
1994, 10(4): .
摘要:
自身免疫性肝炎研究进展青岛医学院教学医院青岛市人民医院内科池肇春自身免疫性肝炎(AIII)是与自身免疫反应密切相关的一种慢性肝病。肝组织学改变与慢性活动性肝炎相一致,临床上有自身免疫反应的各种表现,如黄疸、发热、皮疹、关节炎等各种症状,高γ球蛋白血症...
肝癌的过继免疫治疗
陈自平, 汪运山
1994, 10(4): .
摘要:
肝癌的过继免疫治疗山东省千佛山医院陈自平,汪运山综述山东医科大学冯宏审校恶性肿瘤的过继免疫疗法(adoptiveimmunotherapy,AIT)是把在体外激活的免疫活性细胞及其因子做免疫性转移,输给带瘤宿主,免疫活性细胞在体内杀伤及溶解肿瘤细胞,...
IgM抗HCV的研究现状
刘绍棠
1994, 10(4): .
摘要:
IgM抗HCV的研究现状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肝炎基础实验室刘绍棠综述骆抗先审校自1989年成功地克隆出HCVcDNA以来[1],针对HCV的待异性抗体检测得以建立并迅速应用于临床。目前广泛开展的IgG抗HCV在诊断HCV的感染中起着重要作用,但由于I...
肝胆疾病SIgA的临床研究
安新, 李琳
1994, 10(4): .
摘要:
肝胆疾病SIgA的临床研究开滦矿务局医院胆石病研究室安新华北煤碳医学院微生物学免疫学教研室李琳唐山市胆石病研究中心郭振武审校分泌型免疫球蛋白(SecretoryIgA,SIgA)是机体外分泌液如唾液、泪液、呼吸道和胃肠道分泌液中主要的免疫球蛋白。To...
C/EBP在肝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的表达和意义
罗玉琴, 胡敏, 赵一岭, 王文亮
1994, 10(4): .
摘要:
C/EBP是近年发现的一种真核细胞转录调控因子,与细胞分化状态有关,C/EBP主要存在于分化成熟的组织细胞中,在分化不良的细胞存在较少或检测不到。本文采用兔抗C/EBP多肽抗体,经免疫组化ABC染色,对31例原发性肝细胞癌(26例带癌旁肝组织)和26例原发性肝内胆管细胞癌(15例带癌旁肝组织)及15例正常肝组织的表达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C/EBP抗原在31例原发性肝细胞癌中阳性表达8例(25.8%),26例原发性肝内胆管细胞癌中阳性反应10例(38.5%),而41例相应癌旁、15例正常肝组织全部呈阳性反应。本试验中原发性肝细胞癌和原发性肝内胆管细胞癌组织C/EBP阳性表达率低于相应的癌旁组织及正常肝组织,前者与后者差异显著(p<0.05)。
肝癌患者NK活性、LAK活性、IL-2活性及淋巴细胞转化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彭贵勇, 袁爱力, 蔡景修
1994, 10(4): .
摘要:
本文较系统地观察了4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肝癌患者的LAK活性、NK活性,IL-2活性及淋巴细胞转化反应均明显下降;AFP及HBsAg与细胞免疫功能变化无明显关系,但肿瘤大小与细胞免疫功能下降呈正相关。提示肝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全面低下,这可能是多种免疫抑制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改善肝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可能阻止或延缓肿瘤生长。
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在肝炎、肝癌中的临床意义
刘小朋, 陈紫榕, 张国安, 李龙洋, 周善建, 陈仁英, 林华
1994, 10(4): .
摘要:
用ELISA法检测15例健康人和80例乙型肝炎及肝癌患者的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R)发现,慢迁肝、急肝、肝硬化、慢活肝和肝癌患者依次升高,其含量分别为132.9±129.0、227.3±121.6、275.6±171.2、282.1±158.3和300.0±139.5u/ml,与健康人(72.1±52.1v/ml)比较,除CPH外均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慢活肝与慢迁肝比较亦有统计学差异(p<0.05)。ALT、AST和TNF升高者,sIL-2R亦高,差别非常显著(p<0.01)。甲、乙型肝类合并感染者的SIL-2R较单纯乙肝感染者升高明显,差别非常显著(p<0.01)。提示sIL-2R对肝炎、肝癌诊断有一定意义。
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生长激素浓度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蒋亦明, 陈浩坤, 吕坤祥
1994, 10(4): .
摘要:
本文应用放射免疫法检测90例病毒性肝炎患者空腹血清中生长激素浓度,同时测定了肝功能及血糖。结果表明,不同肝病组生长激素含量均值与对照组比较,前者明显升高,(p<0.01),且生长激素含量与肝功能损害程度密切相关,慢活肝及肝硬化组血糖与对照组相比,前二组明显升高(p<0.05);慢活肝组及肝硬化组生长激素含量与血糖成正相关。
慢性胆囊炎腺上皮异型增生细胞核DNA含量测定的研究
王仰坤, 陈长年, 胡建生, 朱梅刚
1994, 10(4): .
摘要:
我们采用显微分光光度计对42例慢性胆囊炎伴腺上皮细胞异型增生的细胞核DNA含量进行了检测,结果从Ⅰ级、Ⅱ级异型性增生到Ⅲ级异型性增生,二倍体及近二倍体细胞数目逐渐减少直至消失;增殖倍体随异型增生的程度加重而递增,表现为DNA分布直方图型明显增宽,主峰右移,DNA含量均值明显增高,并出现了一些非整倍体细胞。Ⅲ级异型增生的细胞核DNA含量、直方图型与胆囊管状腺癌相接近。提示长期的慢性胆囊炎、胆石症或慢性胆囊炎伴有胆囊壁肥厚的病例,应手术切除为妥。
肝病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亚组份及纤溶酶活性的变化
王中兴
1994, 10(4): .
摘要:
本文对93例肝病患者进行了纤维蛋白原亚组分及纤溶酶活性(PL:A)检测。结果表明纤维蛋白原总量(TF)在急肝和肝癌组中增高,肝硬化及重肝组显著低于正常人组;高分子量组份(HF)肝硬化和重肝组均显著减低;低分子量组份(LF)各组均高于正常人组,其中尤以肝硬化、重肝及肝癌组呈极显著升高;LF/HF比值除急肝和慢肝外,余均明显增高。故认为纤维蛋白原亚组分及其LF/HF比值的水平更能反映肝功的异常情况,对肝病的病情观察及判断预后均提供了良好指标。PL:A水平在肝病各组中均呈不同程度的升高,表明肝病患者纤溶活性均增强,其增加的水平与其LF值呈正相关。
增生的小胆管样上皮细胞与肝硬化──超微结构研究
洪明理, 李云生, 付治锋, 任家强, 童洁
1994, 10(4): .
摘要:
用电镜观察慢性肝炎、肝硬化及胆道梗阻患者肝组织活检标本,发现肝小叶周围、纤维隔、肝硬化小结节边缘部常见增生的小胆管、小胆管样上皮细胞及呈胆管样排列的小肝细胞和肝细胞。这些细胞周围总是伴随基底膜增厚、胶原纤维增多,甚至完全纤维化。探讨增生的小胆管样上皮细胞与肝细胞小结节生成和胶原纤维增生的关系,增生的小胆管样上皮细胞可能分化演变成小肝细胞和肝细胞,并直接参与胶原纤维合成和/或分泌α1抗胰蛋白酶抑制胶原降解。
抗-HAV IgM滴度与甲型肝炎之诊断
王立秋, 皇甫玉珊
1994, 10(4): .
摘要:
本文对甲型肝炎患者血清抗HAVIgM、IgA及总抗体进行了1年动态观察,抗HAVIgM产生早,持续时间短,仍为目前诊断HAV早期感染较合适的指标。还进一步分析了此抗体滴度在感染后随时间变化的状况。
单发胆囊息肉样病变55例分析
杜运生, 郭振武, 郭美瑞, 秦玉霞, 赵印, 王爱丽, 李晓青
1994, 10(4): .
摘要:
本文报告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单发胆囊息肉样病变55例,经B超和病理类型综合分析,提示癌危息肉与病变单发、大小、部位B超形态、年龄五个因素有关(P<0.05)。以期通过B超表现来推断单发息肉样病变的病理类型、并进行了B超分型。本文对33例前瞻性考核的符合率为93.9%,避免了盲目性胆囊切除,又未使癌危病变漏诊。
高山红景天对脂质过氧化肝损伤保护作用的观察
房家智, 钱佳丽, 陈国清, 叶红军, 张宏桂, 吴广宣
1994, 10(4): .
摘要:
用CCl4制备急性脂质过氧化肝损伤大鼠模型。结果显示,红景天水煎剂治疗组动物血浆SOD均值高于肝损伤组;血清IPO水平及肝细胞变性、坏死程度均低于肝损伤组,提示红景天有一定的防治脂质过氧化肝损伤作用。
国际肝病研究协作交流中心筹建全国高层次中青年肝病科研人才医学博士网络名卡
1994, 10(4): .
摘要:
国际肝病研究协作交流中心筹建全国高层次中青年肝病科研人才医学博士网络名卡本中心拟了解全国各地高层次中青年与肝病有关科研人才分布网络,建立全国肝病有关各科医学博士名卡,以便组织相应学术上的联系和协作,促进肝病防治水平的提高。烦请全国名医学院校及研究所研...
各种慢性肝病血清血管紧张素Ⅰ转化酶活性测定及临床意义
刘政, 陈图兴, 黄汉斌, 孙宏训
1994, 10(4): .
摘要:
各种慢性肝病血清血管紧张素Ⅰ转化酶活性测定及临床意义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刘政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陈图兴,黄汉斌,孙宏训血管紧张素Ⅰ转化酶(ACE)又名激肽酶Ⅱ、是调节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缓激肽系统的重要酶,故与机体的血液、水电介质生...
六种血清酶检测在小儿病毒性肝炎的意义
吕晴, 段恕诚, 朱启镕, 沈惟堂, 陈惠黎
1994, 10(4): .
摘要:
六种血清酶(ALT、AST及mAST、r-GT、ADA、GDA和GST)及其酶比值对小儿病毒性肝炎的临床分型、病情发展和预后判断有一定价值。
原发性肝癌及其手术后血液流变学变化
李明信, 郝春志, 王敖川
1994, 10(4): .
摘要:
作者检测了25例原发性肝癌及其手术后的血液流变特性。结果表明,原发性肝癌患者存在明显的血液高粘滞,主要表现在全血粘度升高,红细胞聚集性增强而变形性降低。手术后1天血液高粘滞最明显,红细胞聚集性显著增强。因此,原发性肝癌患者及其手术后均应注意防治血液高粘滞及其并发症。
外周血免疫活性细胞姐妹染色体交换与乙肝临床关系的研究
靳海宁, 杨思齐, 余炳雯
1994, 10(4): .
摘要:
本文以60名不同类型的乙肝病人为对象,另设20名正常对照,采用Brdu标记法测定外周血免疫活性细胞(PBICCs)姐妹染色体交换(SCE)率,同时采用SouthernBlot技术检测细胞中HBVDNA。结果:1.不同类型的乙肝患者PBICCs的SCE率均较正常对照显著升高(p<0.01)。2.按不同病程的乙肝患者分组,病程长于半年患者SCE率均较病程短于半年者为高(p<0.01)。3.PBICCs中HBVDNA检出率为30%,检出的HBVDNA有整合型、游离型等多种形式,乙肝病毒检出者与未检出者之间,PBICCs中SCE率呈高度显著差异(P<0.001)。
丙型肝炎患者自身抗体检测及临床意义
孙明祥, 张卫青, 张同全, 高智
1994, 10(4): .
摘要:
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了资料较全的75例丙型肝炎(丙肝)患者血清中的四种自身抗体:抗核抗体(ANA)、抗肝细胞膜抗体(HMA)、抗平滑肌抗体(SMA)及抗线粒体抗体(AMA)。结果表明,丙肝病人血清中的四种自身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甲肝组与正常组。ANA、HMA、SMA在各种丙肝患者血清中的阳性率相差显著,急黄肝的自身抗体阳性率与其它型丙肝相比较低。25例丙肝患者治疗前后的自身抗体阳性率变化明显。这对临床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染色体数目及结构异常在肝癌诊断中的价值
朴云峰, 刘军, 王桂兰, 王永香
1994, 10(4): .
摘要:
本文采用染色体显带技术检测了21例原发性肝癌、22例肝硬化、8例结核性腹膜炎病人的腹水细胞中的染色体,其结果表明肝癌细胞的染色体异常主要表现为易位、缺失和超二倍体的出现。在癌性腹水与其它原因造成的各种腹水的鉴别诊断方面具有较大的临床意义。
金属元素和糖蛋白在胆石形成中作用的实验研究
陈学东, 高志清, 杨继震
1994, 10(4): .
摘要:
为了探讨金属元素和糖蛋白与胆石形成的关系。本实验动态观测了豚鼠胆囊结石形成时,胆囊胆汁内钙、镁、铜、锌、铁元素浓度变化和胆囊分泌糖蛋白的变化,测定了胆石内金属元素含量。结果提示:炎性胆囊分泌的酸性糖蛋白和成石胆汁内高浓度的钙、镁、铜元素可能参与了胆石形成的初始机制。其中钙是与游离胆红素和糖蛋白结合形成胆石的主要金属元素。成石胆汁内金属元素浓度变化除有促进胆石形成的作用外,也可能有抑制胆石形成的作用。
病毒性肝炎的胆系声像改变与临床关系
石世善, 范积华, 曹兴国
1994, 10(4): .
摘要:
病毒性肝炎的胆系声像改变与临床关系南京市传染病医院石世善,范积华,曹兴国目前对病毒性肝炎患者胆系声像改变的系统了解尚不太多,为此,我们使用超声显像方法(B超)对348例各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作了胆系检查,发现肝炎患者胆系有多种异常表现,如胆囊壁粗糙或增厚...
B超对218例急性黄疸型肝炎病人胆囊壁改变的显像观察
张玉清
1994, 10(4): .
摘要:
本文应用B型超声波对218例急性黄疸型肝炎病人的胆囊壁改变进行了显象观察。结果表明:218例中存在胆囊壁改变者190例,占87.2%。经中药清热利湿解毒、活血化瘀法治疗,肝功能(SB、ALT)恢复正常后复查,190例中有169例胆囊壁的改变恢复正常、占88.9%,21例(11.1%)仍存在不同程度的胆囊壁改变,但较治疗前为轻。
南通地区甲、乙型肝炎病毒双重感染(附292例临床分析)
李菊如, 蔡雨萍
1994, 10(4): .
摘要:
应用ELISA法对1014例抗HAV-IgM(+)的甲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检测HBVM,292例呈阳性改变,提示甲乙型肝炎病毒双重感染率为28.79%。此类病人经与同期单纯甲肝相比较,除有黄疸期长、肝功能恢复慢的特点外,6例慢活肝出现重症肝炎症状,均示双重感染有加重病情的作用。
肝病患者血清m-ALT临床意义的初步探讨
马兰, 杨振华, 张京城, 刘志浩, 张四平
1994, 10(4): .
摘要:
本文利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法对84例急、慢性肝炎、肝硬化和31例正常人进行血清ALT同工酶的测定。结果提示急性黄疸型肝炎和慢性活动性肝炎m-ALT均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而慢性迁延性肝炎和肝硬化组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另外,根据肝坏死程度将肝病病人分为两组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血中m-ALT水平与肝坏死程度成正比。通过相关分析也提示了m-ALT含量与肝功能的损害有密切关系。所以血清m-ALT的检测对于判断肝实质损害的程度,慢性肝病的鉴别诊断及肝坏死程度均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右上腹痛、包块、黄疸
彭中锡
1994, 10(4): .
摘要:
右上腹痛、包块、黄疸金堂县第二医院外科彭中锡病历摘要患者女性,63岁。因右上腹隐痛、阵发性剧痛,向右肩背放射,反复发作3月并出现包块,近7天加重,伴黄疸及寒冷发热,干1992年1月21日住院。既往无右上腹痛史。入院体检:体温37.2℃,脉搏90次/分...
肝内外巨大结石一例误诊教训
肖胜洛, 马恒周, 程静霞
1994, 10(4): .
摘要:
肝内外巨大结石一例误诊教训河南省偃师县人民医院外一科肖胜洛,马恒周,程静霞随着B超的广泛应用,胆囊结石、胆道结石及肝内结石的诊断率,都有明显提高。但是,我科曾收治一例肝内外巨大结石患者,曾作B超检查十余次均误诊。为吸取教训,报道如下。病历摘要段某,女...
单发肝结核瘤一例报告
杨学珍
1994, 10(4): .
摘要:
单发肝结核瘤一例报告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九医院内科杨学珍我们曾遇一例肝结核瘤,经B型超声及CT扫描检查疑诊为肝癌,后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为肝结核瘤。病历摘要患者男性,51岁,平素身体健康,否认有结核病史。以发热、恶寒,全身酸痛不适4日而入院。体温波动在3...
国际肝病研究协作交流中心二年来工作概况
1994, 10(4): .
摘要:
国际肝病研究协作交流中心二年来工作概况本中心已有世界各国55个科研中心及院所为协作单位,除各国权威性研究中心外,不拟再增加协作单位。国内各地许多医院和专科以及一些研究所,要求成为本中心系统在各地的分支机构。鉴于各处业务水平参差不齐,高低不一,不易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