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ISSN 1001-5256 (Print)
ISSN 2097-3497 (Online)
CN 22-1108/R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1996年 第2期

显示方式:
肝细胞与肝纤维化
王要军, 孙自勤
1996, 12(2): 57-58.
摘要:
<正> 肝脏对感染、毒物或代谢性损伤反应的显著特点即是肝内胶原及非胶原基质的沉积,进而形成肝纤维化。在这一病理过程中,储脂细胞起着关键性作用。在10余年前,人们普遍认为肝细胞在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不起多大作用。然而,近10年随着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对肝细胞在肝纤维化中的重要作用的认识越来越深刻。本文仅就这方面文献加以综述。
丙型肝炎自然病程及转归的研究进展
周平
1996, 12(2): 59-61.
摘要:
本文综述了急性丙型肝炎、无症状慢性HCV携带、慢性丙型肝炎的自然病程和转归,以及急性丙型肝炎易慢性化,慢性丙型肝炎易肝硬化的原因和机制等方面近几年来的研究进展。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应用近况
张春清, 傅丽娜
1996, 12(2): 61-63.
摘要:
<正>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Tran-sjugular Intrahepatic Portosystemic Shunt,TIPS)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介入治疗技术。是采用特定的穿刺、扩张器械及血管内支架,在肝内的肝静脉和门静脉大分支之间建立一分流通道,使门静脉血经此通道流入下腔静脉,从而降低门静脉压。
术后高胆红素血症
付真烈, 曾建生, 刘胜利
1996, 12(2): 64-66.
摘要:
<正> 术后高胆红素血症又名肝内胆汁淤滞或术后黄疸,1950年Caroli氏首先报道了14例,1973年Lamont氏等正式提出这一新概念。国外报道较多,国内未见有关专题报道,但临床上并非少见,所以很有必要进行深入研究,以免延误诊断和处理。本文在复习了国内外有关文献后结合我院部分病例对其发病率、病因、发病机理、临床特点及处理综述如下。
解热镇痛药致肝损伤的发病机理
王钦茂, 王洁
1996, 12(2): 66-68.
摘要:
<正> 解热镇痛药又称为阿斯匹林类或非甾体抗炎药(NSALDs),据浪久氏等及沟口氏统计446例药物性肝损伤中解热镇痛药占5~19%,主要为肝细胞损伤,少数为淤胆型或混合型损伤。
肝癌组织内HBxAg的免疫组化LSAB法检测及其意义
杨少波, 王孟薇, 尤纬缔, 于国
1996, 12(2): 68-69+71.
摘要: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LSAB法)和抗重组HBV X蛋白抗体对38例肝癌和癌旁组织内HBxAg的表达进行了检测。显示HBxAg主要位于胞浆内,所有38例肝癌和癌旁组织均为阳性。提示HBxAg与肝癌有密切关系,抗HBx有希望成为特异性较强的肝癌导向治疗载体。
原发性肝细胞癌EGFR、PCNA表达及相互关系的研究
李代强, 刘淑华
1996, 12(2): 70-71+114.
摘要:
收集原发性肝细胞癌60例,肝异型增生12例及正常肝细胞10例,进行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免疫组化观察,探讨它们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情况,分析不同分化程度肝癌之间表达的差异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正常肝组织阳性率很低,随着细胞增长,特别是异型增生,阳性率逐渐增高。在癌Ⅰ级达到高峰,而在癌组织随着癌分化程度降低,阳性表达率逐渐下降。而且还表明EGFR的表达与PCNA表达基本一致,呈正相关关系。这说明在细胞增殖活动中,这两者的作用都很重要,都能从不同方面反映细胞的增殖活性。
生物素探针在HCV-RNA检测中的价值
朴云峰, 宋国培, 王淑范
1996, 12(2): 72-73.
摘要:
本文采用PCR及生物素探针的方法对214例抗HCV阳性肝病患者血清中的HCV-RNA进行了检测。在对慢性迁延型肝炎(慢迁肝)、慢性活动型肝炎(慢活肝)、肝硬化、肝癌患者行PCR检测结果表明,其阳性率分别为16.36%、23.83%、33.18%、7.0%,总阳性率占80.37%。生物素探针中的阳性率分别为17.28%、26.64%、36.45%、8.4%,总阳性率占88.79%,与前者相比阳性率高8.42%。提示生物素探针在HCV-RNA检测中不仅能鉴别抗HCV的假阳性结果,而且又能提高PCR检测结果的阳性率,认为在丙型肝炎的诊断方面有其重要的意义。
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肝组织HCVC33c检测
张长法, 冯雪梅, 周永兴, 王春杰
1996, 12(2): 73-75.
摘要: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查了68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HCVC33c,阳性率为69.2%,其中CPH为41.18%(7/17),CAH71.42%(15/21),CAH.LC76.92%(10/13),LC86.66%(13/15),LC合并HCC100%(2/2)。HCVC33c抗原主要定位于肝细胞浆内,HCVC33c抗原阳性肝细胞呈散在、灶状及弥漫三种形式分布,与肝组织学类型和血清ALT无明显相关。HCVC33c阳性肝细胞周围见较多的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浸润,提示HCV在肝细胞浆内持续复制引起宿主免疫反应,在慢性丙型肝炎发病机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慢性胆囊炎和胆囊癌增殖细胞核抗原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王仰坤, 张云国, 宋金森, 蒙念龙
1996, 12(2): 76-77.
摘要:
本文对334例慢性胆囊炎胆石症和胆囊癌的细胞形态及组织结构进行了观察,并采用增殖细胞核抗原的免疫组织化学分析。发现慢性胆囊炎胆石症有22.9%的病例,腺上皮细胞不同程度的异型增生,表现腺管区域性增生活跃,多发生腺管或腺上皮细胞的异型增生灶。PCNA染色观察阳性细胞核数目随异型增生程度的加重而递增。Ⅲ级异型增生同胆囊腺癌相接近。
慢性重型肝炎的病理变化和病因发病机制研究
吴秀淦, 宋光放, 刘绍春, 张韻凤, 陈永乐, 高卫华, 马为民, 张永东, 王火生
1996, 12(2): 78-80.
摘要:
本文从123例肝病患者肝穿的资料(其中死后肝穿107例,活检16例)中选择较完整资料的慢性重型肝炎66例,着重对其病变和病因、发病机理进行了研究。其病变特征是在慢性肝病的病变基础上发生肝细胞大块或亚大块坏死,从而分为坏死后肝硬变型、活动性小结节型肝硬变型、重度慢性活动性肝炎型及胆汁性肝硬变型四种类型。其中从坏死后肝硬变发展者最多,活动性小结节型肝硬变及重度慢活肝发展为本病者次之,从胆汁性肝硬变发生的又次之。采用免疫组化检测肝组织及免疫血清检查,发现66例慢性重型肝炎均为HBV阳性反应。提示武汉地区本病的病因主要为乙肝病毒引起上述慢性肝病后发展而来,机体免疫功能改变为本病发展的主要内在因素。
巢式多聚酶链反应在诊断乙型重型肝炎中的意义
卢桥生, 骆抗先, 章廉
1996, 12(2): 80-81.
摘要:
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病例,血清病毒水平极低,以至于在部分病例即使以极灵敏的聚合酶链反应也难以检测出来。巢式多聚酶链反应可检测出低至1—10个模板DNA的水平,我们应用此方法检测了12例重症肝炎病人血清乙肝病毒DNA。结果:以C1、C3引物一次能检出HBVDNA者4例,其中有3例HBeAg阳性者全部被检出;经C12、C16内引物巢式扩增后,12份标本中全部检出HBVDNA。说明巢式多聚酶链反应在乙型重症肝炎的病原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HBV及HCV感染原发性肝癌患者外周血NK活性及sIL-2R水平变化及其相关分析
张方信, 邓芝云, 梁守德
1996, 12(2): 82-84.
摘要:
对42例乙型菜场炎病毒(HBV)阳性,32例抗丙型肝炎病毒(HCV)抗体阳性及22例抗HCV与HBV双阳性原发性肝癌(PHC)病人外周血自然杀伤细胞(NK)活性及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与正常人比,HBV阳性、抗HCV阳性及HBV与抗HCV双阳性PHC病人的NK活性均明显下降,sIL-2R水平均显著升高,二者呈明显负相关,且HBV阳性及HBV与抗HCV双阳性病人的sIL-2R水平明显高于抗HCV阳性病人,同时,ALT异常PHC病人的sIL-2R水平还明显高于ALT正常者。提示在PHC病人中sI1-2R的分泌不仅反映了HBV与HCV介导的细胞免疫是抑制状态,而且可为临床应用生物学反应调节治疗提供参考。
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外周血淋巴细胞表面分子的研究
王昌成, 萧树东, 邱禧凯, 沈敏
1996, 12(2): 84-85.
摘要:
本文对15名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者和11名正常健康人的外周血淋巴细胞表面分子CD2、CD3、CD4、CD8、HLAClass Ⅰ、HLAClass Ⅱ、CD25、Trf-R进入了检测,并观察了在3%PHA—P诱导24小时后对其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存在一定程度的细胞免疫调节功能、抗原识别能力和T细胞活化能力的缺陷。
末梢血单个核细胞被HCV感染
陈新月, 林秀玉, 闵福援, 汪俊韬, 王健, 武彦宁, 吴昊, 甄惠恩
1996, 12(2): 86-88.
摘要:
我们调查了丙型肝炎患者末稍血单个核细胞(PBMC)被HCV感染的情况。用逆转录——套式PCR法检测了HCV RNA正、负链。22例受试者的PBMC中检出HCV RNA正链12例(54.5%),其中5例(22.7%)负链也阳性。结果提示,在丙肝患者的PBMC中存在着HCV的活动性感染和复制,表明了HCV的肝细胞外感染。
血清5′-核苷酸磷酸二酯酶Ⅰ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
牛青霞, 张玲, 崔亚玲, 刘蕴珍, 靖志安
1996, 12(2): 89-90.
摘要:
对310例原发性肝癌(PHC)、44例继发性肝癌、253例肝外恶性肿瘤、121例良性疾病患者和68例正常人血清进行5′一核苷酸磷酸二酯酶(5′-NPDase)同工酶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以及激光凝胶扫描半定量测定。结果表明①5′-NPDaseI阳性率在PHC组为79.68%,在AFP阴性(≤20μg/L)PHC组为68.75%;②AFP与5′-NPDaseI联合测定可提高PHC检出率;③以慢性乙型肝炎和肝硬化患者5′-NPDaseI面积积分均值作为阳性界值,PHC阳性率为69.35%。
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的研究
赵彩彦, 曹治辰, 王麟士, 刘金星, 庞英
1996, 12(2): 90-92.
摘要:
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了73例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的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结果发现各型丙型肝炎的sIL—2R均明显升高,尤其在肝硬化组更明显。sIL—2R水平与T细胞亚群中OKT8细胞的比例、与ALT及疾病归均密切相关,而与丙肝病毒复制及乙肝病毒重叠感染无明显关系。说明sIL—2R与OKT8细胞参与了丙肝发生发展中的免疫病理过程。血清sIL—2R的测定可做为丙肝患者病情变化、预后判断及临床用药的监测指标。
慢性活动性肝炎患者肝组织内TNF—α免疫组化研究
刘厚钰, 周康, 胡德昌, 李昌平
1996, 12(2): 93-94+114.
摘要:
本研究用ABC免疫组织化学法(免疫组化法)研究了9例慢性活动性肝炎(CAH)患者肝组织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同时测定血清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的TNF—α含量及肝组织学活动指数(HAI)分数。结果显示TNF—α单抗主要染色浸入肝组织内的单个核细胞(mononuclear cells,MNCs);部分肝细胞也染色阳性。肝内TNF—α阳性细胞MNCs数量与肝组织HAI分数和PBMC的TNF—α水平呈正相关。提示肝组织内的TNF—α主要由MNCs产生;肝脏内TNF—α水平可以反映肝损害的严重程度。肝组织内异常升高的TNF—α水平可导致免疫病理反应,介调肝细胞损害。
手术方式对小肝癌术后复发及生存的影响
黎乐群, 梁水庭, 巫山, 林进令, 沈康年
1996, 12(2): 94-96.
摘要:
对84例小肝癌的手术方式与复发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首次手术采用根治性切除者,术后生存率较姑息性切除者明显增高,且术后累计复发率和原切缘处局部复发率均低于后者。提示姑息性切除术后切缘断面癌残留引起的切缘局部复发可能是导致复发率增高的原因之一。对复发癌灶采用再次 肝切除可明显提高生存率。
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过氧化脂质对肝功能的影响
曹治宸, 孔丽, 甄真, 赵彩彦, 刘金星, 李兵顺, 杨冬云
1996, 12(2): 96-98.
摘要:
本文对200例各型病毒性肝炎的血清脂质过氧化物水平进行了观测,分析了自由基与肝损伤的关系。结果显示,肝细胞损伤与自由基、过氧化物的升高密切相关。通过文献复习阐述了脂质过氧化物升高的原因,和可能损伤肝功能的途径。提出自由基在始动肝细胞损伤和继续肝细胞损伤中有重要影响。本文认为抗氧化剂对改善肝功能可能有益。
慢性肝病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与白细胞介素-8水平关系的研究
王新, 许才绂, 陈岳祥, 赵国宁, 王庆莉, 杨琨, 金伯泉
1996, 12(2): 99-101.
摘要:
用RIA法测94例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同时用ELISA法测定其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结果表明慢性活动性肝炎和肝硬化患者血清中TNF-α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P<0.05),且与其血清胆红素(BIL)和ALT呈正相关(P<0.05)。IL—8的阳性检出率及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0.01),与其血清总胆红素(TB)亦呈正相关(P<0.05)。另外,患者血清TNF-α和IL—8定量明显相关(P<0.05)。提示TNF-α和IL—8参与了慢性肝脏炎症损害过程,并能反映病情活动程度,且TNF-α可能诱导IL—8的产生。
各型乙肝患者血小板功能的检测及分析
叶晓光, 冯国强
1996, 12(2): 101-103.
摘要:
检测353例各型乙肝患者血小板功能的五个项目:血小板总数、血块退缩、粘附试验、聚集试验、血小板第3因子有效性。和对照组比较,各型乙肝患者血小板功能的异常有显著性差异(P<0.05)。此外,急性型、慢性型、肝硬化和慢性重型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乙肝患者除有血小板数量的改变外,还有质量的改变,因此,全面的血小板功能检测可作为估计乙肝患者肝损害程度的辅助指标。
肝胆管结石患者胆石及胆汁脂质过氧化物测定的临床研究
王友顺, 杨继震, 谢鎏宽, 黄宗海
1996, 12(2): 104-105.
摘要:
本文采用TBA法测定了50例原发性肝胆管结石患者胆石及胆汁的脂质过氧化物(LPO)含量。结果:肝胆管结石内存在LPO,LPO参与了肝胆管结石的构成;胆汁中氧自由基诱发的脂质过氧化反应促进了肝胆管结石的形成;胆汁中高脂质过氧化物状态及其脂质过氧化反应是肝胆管结石形成的重要条件;临床测定胆石及胆汁内LPO对判断患者成石能力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DHBV诱发鸭急性肝坏死发病机理的实验研究
谢青, 郭清, 周霞秋, 李惠英, 谷瑞瑛
1996, 12(2): 106-107.
摘要:
本文用大肠杆菌内毒素和DHBV诱发鸭急性肝坏死的动物模型,动态观察急性肝坏死后TNF、LPO、ALT、SB变化,结果发现,实验后血清TNF、LPO、ALT、SB水平明显高于实验前,肝组织病理学变化表现为,肝组织呈斑块至亚大块坏死。提示:病毒、内毒素、肿瘤坏死因子及过氧化脂质在急性肝坏死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检测血清胆碱酯酶对肝病诊断的临床意义分析
迟宝荣, 任秀宝, 刘阳, 郭晓林, 姜薇, 王力强, 汪军
1996, 12(2): 108-109.
摘要:
胆碱酯酶(CHE)是反映肝合成代谢功能的敏感指标,其升降幅度与血清白蛋白高低相平行,与γ-球蛋白呈负相关,本文对288例不同肝病患者和100例健康供血员,检测血清CHE,其结果显示,CHE是反映肝细胞损害的敏感指标,随病情好转而上升,随病情恶化而下降,对肝病的早期诊断,了解病情进展及预后判定有临床意义。
婴儿腹泻 腹胀 黄疸
高虎, 吕凤云, 赵洁
1996, 12(2): 110-111.
摘要:
<正> 患者女婴,10月。因腹泻伴呕吐20天.腹胀,皮肤发黄10天于1994年1月11日入院。患儿自1993年12月8日因着凉后出现黄色稀水样大便,伴有恶心、呕吐,于当地医院按肠炎治疗10天,腹泻、呕吐无明显好转,且又出现腹胀,并进行性加重,发烧(体温38℃左右),腹泻及呕吐物均为白色凝乳状,全身皮肤发黄10天而急症入院。
克鲍氏综合征一例
王佩珍, 魏秀芹, 卢晓杰
1996, 12(2): 111-112.
摘要:
<正> 患者女性,60岁,农民,住院号37466。因腹胀10余年加重20天以“门静脉高压”收入院治疗。患者于30多年前发现左上腹包块,并逐渐增大至脐下。
HBV相关噬血细胞综合征3例报告
李德本, 陈复兴
1996, 12(2): 112-113.
摘要:
<正> 病毒相关噬血细胞综合征(Virus-associated hemophagocytic syndrome VAHS.)作为一特殊病征,由1979年Risdall氏首次报告。临床以高热、肝功及凝血异常,末梢血细胞减少和肝、脾、淋巴结肿大为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