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ISSN 1001-5256 (Print)
ISSN 2097-3497 (Online)
CN 22-1108/R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19年4期
肝纤维化/肝硬化的可逆性及评价 重点号
执行主编:尤红 教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肝病中心

显示方式:
述评
肝纤维化和肝硬化逆转的时代:现状与挑战
王冰琼, 孙亚朦, 尤红
2019, 35(4): 705-708.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9.04.001
摘要:
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表明,有效的病因治疗可以逆转肝纤维化/早期肝硬化。纤维化逆转的准确评估对于治疗决策及判断预后具有重要价值。然而目前肝纤维化及肝硬化逆转的组织学"金标准"仍待完善,肝纤维化逆转的无创评估仍有争议,能否改善临床硬终点尚需长期队列观察,同时抗纤维化新药的临床疗效尚有待进一步证实。
专家论坛
肝纤维化和肝硬化逆转的组织学评价
郑永见, 汪艳
2019, 35(4): 709-713.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9.04.002
摘要:
肝纤维化的诊断为慢性肝病的治疗决策和预后评价等提供了重要依据。随着治疗学的飞速进步,各类新的临床问题纷纷涌现,对肝纤维化诊断技术的需求也不断更新。目前多数情况下,组织学评价仍是慢性肝病肝纤维化和肝硬化明确诊断的最可靠方式。基于主要临床文献数据,分析和讨论了组织学评价在当前慢性肝病管理和临床研究中诊断肝纤维化/肝硬化及其逆转的应用价值及研发方向。
肝纤维化和肝硬化逆转的血清学评价
刘天会
2019, 35(4): 714-719.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9.04.003
摘要:
肝纤维化/肝硬化是慢性肝脏疾病的共同病理过程。大量研究已经证实,在经过有效的治疗后,肝纤维化或肝硬化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逆转。如何应用简便的血清学指标判断肝纤维化/肝硬化逆转是目前的研究热点,总结了可能用于判断肝纤维化/肝硬化逆转的血清学指标的研究和应用现状。
肝纤维化和肝硬化逆转的影像学评价
陈永鹏, 梁携儿
2019, 35(4): 720-723.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9.04.004
摘要:
以肝活组织检查组织学评分为参照金标准,非创伤性肝纤维化评估方法已获得较广泛验证。阐述了多种影像学方法在肝纤维化评估中的应用及其评估肝纤维化逆转的应用前景。影像学方法评估肝纤维化逆转主要集中在瞬时弹性成像技术,通过肝硬度监测提示抗肝纤维化的改善情况,但肝硬度降低程度与肝纤维化组织学改善之间的相关性仍未完全明确。
肝硬化逆转的临床评价
赵文姗, 谢雯
2019, 35(4): 724-727.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9.04.005
摘要:
目前大量临床研究已经证实,部分肝硬化可以实现逆转。因此,可准确评估肝硬化能否逆转以及何时逆转的方法成为临床研究焦点。这有助于更具有特异性地评估治疗效果,调整治疗方案以及判断预后结局等。从无创模型以及肝活组织检查等多方面,来探讨不同病因肝硬化逆转后各项指标的应用,旨在寻求更精准地反映逆转特征及手段。
中医对肝纤维化逆转的认识与治疗
刘成海, 赵志敏, 吕靖
2019, 35(4): 728-733.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9.04.006
摘要:
肝纤维化见于多种慢性肝病。历史上,中医药基于辨证论治的临床实践形成了诊治肝纤维化的独特经验;近年来,通过实验探索与循证医学研究,产生了抗肝纤维化的中成药与有效经验方,并初步形成了中西医结合抗肝纤维化治疗方案。随着中药质量提高与临床研究发展,质量稳定、疗效显著的抗肝纤维化中药新药必将进一步问世,以满足慢性肝病患者的临床需求,并促进中医药的现代化与国际化发展。
学术争鸣
恩替卡韦与替诺福韦酯抗病毒治疗降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细胞癌发生风险的差异——一项韩国回顾性研究引发的思考
洪晟镇, 许洁
2019, 35(4): 734-736.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9.04.007
摘要:
近期,韩国学者Choi等在《JAMA Oncology》杂志上发表了一项真实世界研究,结果显示在降低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肝细胞癌发生风险方面,恩替卡韦治疗组与替诺福韦酯治疗组存在明显差异。这一结果与当前CHB抗病毒治疗领域的主流观点不尽相同,引起了学术界强烈讨论。该杂志同步发表的编辑述评中指出,该研究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但仍存在诸多混杂因素有待进一步研究阐明,不应据此更改CHB患者的抗病毒治疗方案。以该研究为切入点,分析和探讨CHB患者接受长期核苷(酸)类药物抗病毒治疗的肝细胞癌发生风险受哪些关键因素影响。
防治指南
肝细胞癌合并门静脉癌栓多学科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18年版)
中国医师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
2019, 35(4): 737-743.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9.04.008
摘要:

<正>肝细胞癌(以下简称肝癌)在全球恶性肿瘤发病率排第6位,每年新发的肝癌病例和死亡病例有一半以上发生在中国[1]。我国有肿瘤登记地区的最新数据表明,肝癌发病率居恶性肿瘤第4位,病死率居恶性肿瘤第3位[2]。随着现代医学科技的发展,肝癌的治疗取得了巨大进步。因早期肝癌临床症状并不明显,70%~80%患者就诊时病情已为进展期。目前,肝癌治疗的总体预后仍不理想。由于肝癌的生物学特性和肝脏解剖学特点,肝癌细胞易侵

晚期胰腺癌介入治疗临床操作指南(试行)(第三版)
中国癌症研究基金会介入医学委员会, 中国介入医师分会介入医学与生物工程委会
2019, 35(4): 744-754.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9.04.009
摘要:

<正>1晚期胰腺癌的定义本指南所指晚期胰腺癌为胰腺导管细胞癌,已发生局部和(或)远处转移,无法进行外科手术切除[1],TNM分期在T3N0M0以上,具体分期见表1。胰腺癌是常见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全国肿瘤登记中心(NCCR)在《CA: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杂志上发表了2015年中国癌症统计数据,估计中国2015年新增430万癌症

《2018年意大利肝病学会专家共识:免疫功能低下患者HCV感染》摘译
郝大昂, 刘晔, 沈姗姗, 颜学兵
2019, 35(4): 755-761.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9.04.010
摘要:

<正>1引言在过去的近15年中,产生了许多免疫调节的治疗方法。即使大多数HCV血清学阳性或HBV血清学标记阳性既往HBV感染(分别为HCV和HBV)患者未发生肝损伤,但仍然具有再激活的潜在风险。HCV感染患者应用免疫抑制治疗时,病情往往会恶化并进展迅速,且HCV再激活(HCVr)将影响免疫抑制治疗方案的实施。本共识旨在明确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和特殊人群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特征及其管理方法。

《2018年意大利肝病学会/意大利内科学会/意大利传染病和热带病学会/意大利肾脏病学会专家共识:慢性肾脏病患者HCV感染的管理》摘译
韩超, 窦晓光
2019, 35(4): 762-765.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9.04.011
摘要:

<正>慢性HCV感染是慢性肝病的主要原因,全球患病率为1%~2%。HCV感染与肝损伤及其相关肝外并发症导致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增加相关。其中,肾脏受累最为常见,包括蛋白尿、不同类型的肾小球肾炎、冷球蛋白血症(mixed cryoglobulinemia,MC)和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目前普遍认为HCV感染易发生CKD,且能够增加非透析CKD患者终末期

《2018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临床实践指南:肝细胞癌的诊断、治疗和随访》摘译
吕佳昱, 韩涛
2019, 35(4): 766-768.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9.04.012
摘要:

<正>2018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发布了肝细胞癌(HCC)的诊断、治疗和随访指南,内容主要涉及HCC的发病率、流行病学及监测、诊断、分期和危险评估,疾病管理以及随访等方面。现就指南中推荐要点进行摘译,供临床参考。指南中的证据质量和推荐强度见表1。

论著_病毒性肝炎
检测HBV感染者外周血EB病毒载量的临床意义
冉若曦, 肖梦瑶, 黎安玲, 刘松梅
2019, 35(4): 769-773.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9.04.013
摘要:

目的探讨HBV与EB病毒(EBV)重叠感染在HBV相关性肝病[慢性乙型肝炎(CHB)、肝硬化、肝细胞癌(HCC)]中的意义。方法对2016年5月-2018年8月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确诊的487例HBV感染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合并EBV感染者194例(39. 8%)。分别按照EBV DNA拷贝数(≥400 IU/ml)、肝功能Child-Pugh分级(A、B、C级)及肝病进程分组(CHB组、肝硬化组、HCC组),比较组间的临床指标差异。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非参数检验,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DunnBonferroni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HBV DNA拷贝数在CHB组患者中高于肝硬化和HCC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 417,P=0. 017; t=3. 258,P=0. 001),而EBV DNA拷贝数在HCC患者中有高于CHB和肝硬化患者的趋势,但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 161,P...

论著_肝纤维化及肝硬化
血清EBV-miR-BART13-3P在青海地区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中的表达及诊断价值
李萍英, 杨永耿, 李娟, 沈有秀, 马颖才, 陆伦根
2019, 35(4): 774-779.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9.04.014
摘要:
目的通过比较青海地区不同肝纤维化进程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EBV-miR-BART13-3P表达差异,探讨血清EBV-miR-BART13-3P在青海地区CHB肝纤维化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7年3月期间青海省人民医院消化科收治的100例CHB肝纤维化患者及20例门诊体检正常人群,通过肝脏瞬时弹性成像检测系统(FibroTouch)进行纤维化分期(F0~4)。分为对照组(n=20)、F0~2组(n=36)、F2~4组(n=44)和肝硬化组(n=20)共4组。采用real-time PCR法检测血清EBV-miR-BART13-3P,比较各组间血清EBV-miR-BART13-3P的表达差异。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进一步比较采用LSD-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比较血清EBV-miR-BART13-3P与肝脏硬度测定值(LSM值)的相关性,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血清EBV-miR-BART13-3P与肝纤维化指标[Ⅲ型前胶原(PCⅢ)、透明质酸(HA)]在CHB肝纤维化中的...
理气健脾方预防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重度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1年内出血的疗效评价
侯艺鑫, 杨志云, 杨玉英, 江宇泳, 王宪波
2019, 35(4): 780-784.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9.04.015
摘要:
目的探究理气健脾方对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重度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1年内出血风险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7年8月在北京地坛医院住院确诊为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重度的患者117例,分为治疗组(n=52)与对照组(n=65),2组患者均给予临床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理气健脾方汤剂口服。观察患者1年内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及治疗前后肝功能、胃镜检查、Child-Pugh分级情况。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治疗组1年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率为19. 2%,对照组为38. 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 112,P=0. 038);治疗组治疗后的血清Alb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 934,P=0. 037),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t=2. 928,P <0. 05)。治疗组患者门静脉宽度治疗前为(14. 1±2. 7) mm,治疗后为(12. 2±2....
乙型肝炎肝硬化积证与臌胀肝肾阴虚证肠道菌群特征比较分析
蔡文君, 栾雨婷, 刘成海, 蒋轼丽, 赵长青, 顾宏图, 袁继丽, 邢枫, 周扬, 吕靖, 慕永平
2019, 35(4): 785-789.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9.04.016
摘要:
目的比较分析乙型肝炎肝硬化积证与臌胀肝肾阴虚证患者肠道菌群的分布差异。方法选取2016年10月-12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肝硬化科病房住院的乙型肝炎肝硬化积证(无腹水)肝肾阴虚证患者21例和臌胀(伴有腹水)肝肾阴虚证患者15例,收集患者粪便样本,提取DNA,采用16S rRNA测序技术测序,比较两者肠道菌群的分布差异。计数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主成分分析采用R软件包(v.2.15.3)的ADE 4软件包,根据每个样本中的操作分类单元丰度,确定是否可以区分积证肝肾阴虚证和臌胀肝肾阴虚证。组间各物种相对丰度差异的比较采用多重假设检验,采用Benjamini和Hochberg错误发现率(FDR)进行调整,Pfdr<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在门的水平上,与积证肝肾阴虚证组比较,臌胀肝肾阴虚证组的变形菌门的丰度显著增加(Pfdr=0.009);拟杆菌门细菌的丰度显著减少(Pfdr=0.048),放线菌门和硬壁菌门的丰度均有所减少,但2...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对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
梁利民, 徐鹤翔, 郑吉顺, 章媛媛
2019, 35(4): 790-795.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9.04.017
摘要: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评估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6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确诊的173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病因、病史、入院后首次的实验室检查等资料。以死亡为终点事件,根据随访1年的疾病转归情况将所纳入的患者分为生存组(n=123)和死亡组(n=50)。分析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并评估NLR对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评估两变量间的相关性。对相关变量行Cox单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Cox风险比例模型(enter法)分析独立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并根据约登指数确定最佳临界值。运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不同NLR患者的1年生存率,并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比较。结果死亡组患者的NLR、Child-Turcotte-Pugh(CT...
肝硬化患者血清CA125水平与肝损害程度相关性的Meta分析
邵翠萍, 徐有青
2019, 35(4): 796-800.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9.04.018
摘要: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清CA125与肝功能损害程度的关系。方法检索万方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CNKI)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VIP)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于2008年1月-2018年10月发表的有关CA125与肝硬化患者肝损害程度相关性的中文文献,每篇文献均需设立肝硬化组及正常对照组。采用观察性流行病学研究报告规范(STROBE)为参考标准来评价入选文献质量。合并各文献肝硬化组和健康对照组、肝硬化组各Child-Pugh分级组CA125均数及标准差。采用Meta-Analyst软件计算文献中各组CA125标准化均值差(SMD)进行Meta分析,对纳入的各研究进行异质性分析,如果各研究间存在显著异质性,则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分析;如果各研究间异质性不显著,则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共有15篇文献纳入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肝硬化组CA125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181. 18±110. 76) U/ml vs (15. 10±7. 15) 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MD=2. 28,95%可...
普萘洛尔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和疗效观察
徐慧, 张峰, 张明, 诸葛宇征
2019, 35(4): 801-807.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9.04.019
摘要:
目的评估短期口服普萘洛尔对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是否产生血流动力学应答反应,并进一步探讨其应答状态对预防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GVB)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自2015年3月-2016年10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消化科的42例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资料。在口服普萘洛尔前和服药7 d后分别测定肝静脉压力梯度(HVPG),并对完成2次HVPG测定的患者进行随访,随访终点为发生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事件。HVPG值下降20%以上或绝对值降至12 mm Hg以下被定义血流动力学应答反应。本研究通过配对样本t检验及χ2检验方法比较服药前后HVPG值改变及应答者和无应答者EGVB的发生率,并通过回归分析探讨EGVB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最终纳入分析的患者共32例,其总体应答率为43. 75%(应答/无应答:14例/18例),总体HVPG值从(18. 3±5. 0) mm Hg下降至(15. 0±4. 9) mm Hg(t=4. 640,P <0. 001)。应答者和无应答者间的年龄、性别、病因、肝功能分级基础HVPG值均无明显差异(P值均> 0...
芒果苷对四氯化碳致肝纤维化小鼠模型的干预作用
王虎, 程玉佳, 王莉, 廖一峰, 曹江
2019, 35(4): 808-812.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9.04.020
摘要:

目的探讨芒果苷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的肝纤维化小鼠模型的影响及其潜在的机制。方法将45只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NC组,n=15)、肝纤维化模型组(CCl4组,n=15)和芒果苷预处理组(CCl4+M组,n=15)。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ALT和AST水平;苏木素-伊红(HE)和Masson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改变;ELISA检测血清IL-1β、IL-6和TNFα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肝脏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核因子-κB(NF-κB)、IL-1β、p62和微管相关蛋白1 Ⅰ/Ⅱ轻链3(LC3-Ⅰ/Ⅱ)的表达;荧光定量PCR检测肝脏中Ⅰ型胶原蛋白(Col-Ⅰ)和α-SMA mRNA的表达。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HE和Masson染色结果显示CCl4+M组肝细胞变性坏死少见,胶原纤维明显减少;与CCl4组相比,芒果苷能显著降低血清ALT和AST水平(P值均<0.01);ELISA结果显示CCl4+M组血清中IL-1β、IL-6和TNFα水平与CCl4组相比明显降低(P值均<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CCl4+M组肝脏α-SMA、NF-κB、IL-1β和LC3-Ⅱ/Ⅰ的蛋白表达与CCl4组相比明显降低,p62蛋白明显升高(P值分别<0.01、<0.05、<0.01、<0.05、<0.05);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CCl4+M组Col-Ⅰ和α-SMA mRNA的表达与CCl4组相比均明显降低(P值分别<0.05、<0.01)。结论芒果苷具有抑制CCl4致小鼠肝纤维化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减轻炎症反应保护肝功能,抑制自噬反应降低肝星状细胞的活化有关。


论著_肝脏肿瘤
原发性肝癌射频消融术后针道转移再消融治疗效果分析
鹿宁宁, 王海燕, 张英华, 孙斌, 张永宏, 崔雄伟, 郑加生
2019, 35(4): 813-817.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9.04.021
摘要:
目的研究原发性肝癌射频消融术后针道转移危险因素及消融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8年10月4例原发性肝癌射频消融术后发生针道转移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肝病与肿瘤介入治疗中心行消融术再治疗的患者临床资料,评价危险因素、消融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4例患者肝内肿瘤病灶均临近肝包膜,低分化肝细胞癌2例,中分化肝细胞癌1例,高分化肝细胞癌1例。消融术后发生针道转移时间间隔为3. 6~14. 3个月,针道转移病灶数目均为单发,3例位于前腹壁,1例位于右侧侧腹壁。后行氩氦刀冷冻消融术治疗3例,射频消融术治疗1例。术后2例患者出现发热及暂时性疼痛加重,给予对症治疗后症状缓解,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1个月复查增强CT显示3例患者转移灶完全消融,随访2~19个月无复发。1例患者局部病灶残余,但疼痛症状较前明显缓解,随访3个月残余灶无明显增大。所有患者术后1个月血清AFP及异常凝血酶原值均明显下降。结论消融治疗尤其是氩氦刀消融术治疗腹壁针道转移灶具有疗效确切、并发症少、耐受性好的优势,对于无法耐受外科手术或不愿意行外科手术的患者是一种较好的治疗选择。
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射频消融治疗巴塞罗那B期原发性肝癌的效果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孙玉, 张洪海, 生守鹏, 李聪, 袁春旺, 崔石昌, 扈彩霞, 刘博君, 李星明, 张永宏, 郑加生
2019, 35(4): 818-824.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9.04.022
摘要:
目的探讨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肝癌射频消融(RFA)治疗巴塞罗那(BCLC) B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疗效及其预后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12年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住院行TACE联合RFA治疗的BCLC-B期原发性肝癌患者154例。收集所有患者基线实验室及影像检查资料,通过门诊、住院或电话随访所有病例。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采用log-rank检验生存曲线,将单因素分析中P <0. 05的指标纳入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 154例BCLC-B期肝癌患者,中位生存期37个月,1、2、3、5年生存率分别为82. 5%、59. 7%、50. 6%和36. 1%。将患者按照BCLC-B期亚分期分为B1、B2、B3、B4期,B1期患者生存率明显高于B2~B4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 881,P=0. 001); RFA后1个月达到完全消融、年龄<60岁、术前AFP <400 ng/ml、胆碱酯酶≥4000 U/L、TBil≤21μmol/L、Child-Pugh A级,肿瘤数目≤3个、肿瘤...
肝细胞癌患者血浆基质金属蛋白酶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张洪海, 孙玉, 刘芳, 谢立, 乔录新, 陈德喜, 殷继明
2019, 35(4): 825-829.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9.04.023
摘要: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在肝细胞癌(HCC)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8年5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住院治疗的患者131例,其中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35例,HCC患者96例;另选取同期门诊体检的健康对照者20例;采用悬浮液相芯片技术检测患者治疗前血浆MMP-1、MMP-2、MMP-7、MMP-9、MMP-10水平。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3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Dunn-Bonferroni检验,2组样本的相关性检验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 HCC患者血浆MMP-1水平为8134. 84(6147. 94~11 148. 47) pg/ml、MMP-7水平为6541. 58(3906. 63~9033. 12) pg/ml,均高于肝炎肝硬化组及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23. 521、66. 112,P值均<0. 001); HCC患者血浆MMP-2水平为103 774. 45...
论著_胰腺疾病
重症高甘油三酯性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特征分析
唐永凤, 唐国都, 梁志海, 覃蒙斌, 黄华丽, 覃敏珍
2019, 35(4): 830-834.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9.04.024
摘要:
目的分析重症急性高甘油三酯性急性胰腺炎(HTGP)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6年6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79例中度重症急性胰腺炎(MSAP)和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资料。按病因分为4组:重症胆源性急性胰腺炎68例、重症酒精性急性胰腺炎39例、HTGP 45例及其他重症急性胰腺炎组(其他组) 27例,记录前3组有明确病因患者的人口学资料、入院第1天TG水平、病因、胰腺坏死,全身并发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急性肾功能损伤、低血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其他临床结果(是否入住ICU、住院时间、病死率)。为了进一步了解TG浓度对AP患者转归的影响,根据入院第1天TG水平不同分为血脂正常(82例)、轻度(52例)、中度(28例)、重度(17例) 4组,对不同水平组全身并发症、胰腺坏死、临床结果的发生率进行分析。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Spearman秩相关作相关分析。结果结果显示,胆道疾病仍然是SAP的第一大病因(38%),而高甘油三酯血症成为了SAP的第二大病因(25%)。全身并发症的比...
论著_其他
炎症性肠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
冯巩, 贺娜, 弥曼, 李雪萍, 刘曼玲, 范立萍, 牛春燕
2019, 35(4): 835-839.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9.04.025
摘要:

目的评估糖皮质激素、TNF药物、既往炎症性肠病(IBD)相关手术史是否为IBD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危险因素。方法通过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以及万方、知网、维普数据库(检索时间跨度为建库至2018年10月),收集关于IBD合并NAFLD的危险因素的临床研究。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对纳入的文献进行总结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5. 2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异质性数据使用随机效应模型分析,同质性数据使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结果共纳入7篇文献,共1645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表明,糖皮质激素不是IBD合并NAFLD的危险因素[比值比(OR)=1. 19,95%可信区间(95%CI):0. 90~1. 57,P=0. 23];抗TNF药物也不是IBD合并NAFLD的危险因素(OR=0. 86,95%CI:0. 65~1. 13,P=0. 27); IBD相关手术史为IBD合并NAFLD的危险因素(OR=1. 50,95%CI:1. 09~2. 05,P=0. 01)。结论糖皮质激素、抗TNF药物治疗IBD不是导致NAFLD发生的危...

低铅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模型肝功能和血脂的影响
朱为梅, 王秀芳, 杨海清, 杨红玲, 李学章, 潘悦
2019, 35(4): 840-845.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9.04.026
摘要:

目的探讨低铅高脂饲料摄入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模型肝功能和血脂的影响,并从脂肪酸合成途径研究肝脏脂肪酸合成相关酶固醇调节原件结合蛋白(SREBP-1c)、脂肪酸合酶(FAS)和乙酰CoA羧化酶(ACCα)表达特点。方法清洁级雄性SD大鼠40只,适应性喂养14 d后随机分为正常组(A组)、低铅染毒组(B组)、高脂饲料组(C组)和低铅染毒高脂饲料组(D组),每组各10只,相应饲料喂养8周后处死大鼠,收集血清和肝脏检测血铅、肝功能、血脂、肝脏病理学,采用Western Blot和RTPCR检测脂肪酸合成相关蛋白酶SREBP-1c、FAS和ACCα蛋白及mRNA的表达特点。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t法。结果肝脏组织病理学可见,A组和B组切片表面光滑,细胞核分布均匀且大小均一,没有明显脂肪细胞浸润和炎症反应,而C组和D组则出现明显的脂肪浸润,且有一定的炎症浸润,特别是D组,脂肪空泡更大。大鼠血铅和肝铅含量,多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37. 792、21. 458,P值均<0. 001);相较于A组,B组和D组血铅和肝铅明显升高(P值均...

亚低温通过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对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的保护作用
刘剑, 李立, 王晓川, 张升宁, 李来邦, 莽源祎, 高扬, 陈永林, 任刚, 李望
2019, 35(4): 846-851.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9.04.027
摘要:

目的探讨亚低温预处理肝缺血再灌注损伤(HIRI)大鼠模型的保护作用机理。方法将40只SD大鼠分为4组:假手术(Sham)组、HIRI组、亚低温处理(MH)组和MH+LY294002处理(MH+LY)组,每组10只,分别于肝缺血再灌注3、6、12、24 h后收集大鼠的血清及肝组织标本。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肝组织中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磷酸化PI3K(p-PI3K)、蛋白激酶B(Akt)和磷酸化Akt(p-Akt,Ser308)蛋白的表达水平。采用TUNEL法和Western Blot检测分析肝组织中细胞凋亡和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采用ELISA试剂盒检测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丙二醛(MDA)水平。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大鼠血清ALT、AST活性。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SNK-q检验。结果 HIRI组p-PI3K、p-Akt的相对表达水平明显低于Sham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q值分别为5. 217、5. 456,P值均<0. 01);经亚低温处理后大鼠肝组织中p-PI3K...

病例报告
IgG4相关性硬化性胆管炎患者肝移植术后HBV再激活1例报告
方伊娜, 董凯惠, 陈庆灵, 魏倩倩, 禹成男, 蒉乙文, 毛苗苗, 温晓玉, 金清龙
2019, 35(4): 852-853.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9.04.028
摘要:

<正>原位肝移植技术的日渐成熟已成为治疗各种终末期肝病的有效手段之一,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大大减少了术后急慢性排斥反应发生率,显著提高了肝移植受者的长期存活率,但受者也需要承受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所带来的不良反应,如感染、肾功能不全、原发病复发等副作用,其中HBV再激活相关性急性肝衰竭日益得到关注,成为影响肝移植远期疗效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介绍Ig G4相关硬化性胆管炎患者肝移植术后使用免疫抑制剂致HBV再激活1例,现报道如下。

复杂性不明原因黄疸1例报告
高禄化, 聂青和, 赵西太
2019, 35(4): 854-857.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9.04.029
摘要:

<正>正常情况下,TBil由来自循环中衰老的红细胞经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破坏、分解后生成。TBil由DBil和IBil组成,前者占80%~85%,后者占15%~20%[1]。当TBil代谢途径出现异常时,可导致TBil水平紊乱,由于某种原因,引起红细胞大量破坏,生成大量的胆红素,超过肝脏的处理和排泄功能;或由于肝细胞广泛受损,致使肝细胞对TBil的摄取、运输、结合、排

体外肝切除联合余肝自体移植治疗肝泡型包虫病术后小肝综合征1例报告
叶海雯, 周瀛, 卢倩, 张灵强, 邓勇, 许晓磊, 李小雯, 贾凡, 王海久, 樊海宁
2019, 35(4): 858-860.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9.04.030
摘要:

<正>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56岁,藏族。因"发现肝包虫病18年,间断腹胀1年"于2017年3月23日就诊于青海大学附属医院。入院查体无明显阳性体征。既往长期居住于青海牧区,诊断"包虫病"后持续口服"阿苯达唑"治疗,逐年复查显示病灶逐渐增大。腹部CT(图1)提示肝右叶直径约17. 2 cm×17. 8 cm高低混杂密度灶,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增强后边缘强化,肝右静脉、肝中

华支睾吸虫、蛔虫合并感染继发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1例报告
王海霞, 蔡艳俊, 李婉玉, 梅起腾, 齐月
2019, 35(4): 861-862.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9.04.031
摘要:

<正>在我国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以寄生虫感染多见,尤其是华支睾吸虫感染,轻者仅有消化道不适症状,重者出现多系统受累,发展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寄生虫感染出现的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临床上多见,但出现华支睾吸虫、蛔虫合并感染且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高达70%以上的却很少见。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49岁,因"乏力、腹胀1个月"于2018年5月31日入本院。自诉1个月前突觉乏力明显,偶有上腹部胀痛,进

神经内分泌小细胞癌和高分化腺癌构成的胆总管末端碰撞癌1例报告
刘召, 张亚猛, 王宝胜
2019, 35(4): 863-865.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9.04.032
摘要:

<正>碰撞癌发病率低,临床资料不足。患者在临床表现方面与单一的恶性肿瘤相比无特异性。术前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难以与普通恶性肿瘤鉴别,多在术后病理组织学检查时发现。本文就1例胆总管末端碰撞癌病例进行相关文献复习并讨论。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61岁,因"发现巩膜黄染1个月,加重全身黄染半个月"于2016年7月21日入本院治疗。患者1个月前突然出现巩膜黄染,尿色加深,为深黄色,伴排便次数增多,陶土样

胰腺原发脂肪肉瘤1例报告
张建伟, 姬静伟, 邢明轩, 王广义, 杜晓宏
2019, 35(4): 866-867.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9.04.033
摘要:

<正>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72岁,因"上腹部疼痛1个月"于2016年11月5日入本院。患者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疼痛,未治疗。1个月以来疼痛逐渐加剧,为求进一步诊治入本院。病程中患者皮肤、巩膜无黄染,饮食、精神、睡眠尚可,大小便正常,体质量较前无明显减轻。既往高血压病史15年,血压最高200/100 mm Hg,口服药物治疗,血压控制尚可;糖尿病病史3

VHL综合征伴胰腺多发囊肿和第4脑室血管母细胞瘤1例报告
庄春雨, 陈小菁, 陈家诚, 周开伦
2019, 35(4): 868-869.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9.04.034
摘要:

<正>范希佩尔-林道(von Hippel Lindau,VHL)综合征是一组临床上较为罕见的多发性、家族性、累及多系统、多脏器的良恶性肿瘤综合征。可累及到的主要器官有脑、脊髓、视网膜、肾脏、肾上腺、胰腺或者附睾等[1]。德国眼科医生von Hippel在1904年第一个描述了眼球内血管瘤的病例,以及Lindau在1927年描述了小脑及脊髓内血管瘤的病例,后人以两位科学家的名字命名此病[2]。本文总结1例VHL综合征患者资料,希

Vater壶腹腺鳞癌1例报告
阿不都热依木·吐尔洪, 王琨, 刘凯, 刘亚辉
2019, 35(4): 870-871.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9.04.035
摘要:

<正>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60岁,因"皮肤巩膜黄染5 d"于2018年2月1日就诊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病程中患者伴乏力,尿色加深,大便未见异常,无腹部胀痛、发热、恶心呕吐、腹泻、黑便等不适。既往:吸烟史40年,约10支/d,未戒烟;否认结核、肝炎病史,否认家族遗传病史;查体:体温36. 8℃,脉搏72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30/85 mm Hg,皮肤巩膜黄染,腹部查体未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伴多浆膜腔积液1例报告
纪童童, 朱文艳, 陆海英, 于岩岩
2019, 35(4): 872-873.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9.04.036
摘要:

<正>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18岁,因"发热伴咽痛8 d"于2018年10月8日收入本院。患者8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37. 2~38. 5℃,伴咽痛、畏寒、乏力、出汗,无寒战、头痛,无咳嗽、咳痰,无恶心、呕吐、腹痛及腹泻,无尿频、尿急和尿痛,无关节痛、口腔溃疡、光敏及皮疹,自行服用百服宁后体温可降至36℃,但咽痛无明显好转。3 d前患者再次出现发热,体温38. 5℃,到本院

综述
慢性乙型肝炎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相互关系及发病机制
黄贝贝, 李磊
2019, 35(4): 874-878.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9.04.037
摘要:
HBV感染是目前导致肝硬化、肝癌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已经逐渐取代乙型肝炎,成为我国第一大慢性肝病。由于慢性HBV感染人口基数大,近年慢性HBV感染合并NAFLD患者的数量逐年攀升,且成为我国肝病谱的重要特点之一,因此NAFLD与慢性乙型肝炎之间的相互作用逐渐得到重视。就慢性乙型肝炎合并NAFLD的相互关系及发病机制进行综述。
HBeAg阴性乙型肝炎与前C/BCP区变异的相关性
戴海梅, 韦嘉
2019, 35(4): 879-882.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9.04.038
摘要:
通过对HBV基因的研究表明,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CHB)与HBV DNA中前C(PC)、基本核心启动子(BCP)区的基因突变相关,并指出PC/BCP区的突变不仅影响血清HBeAg的表达,也与机体内HBV DNA的低复制、疾病的进展和抗病毒治疗的应答反应密切相关,使得CHB的治疗变得更为复杂。就HBeAg阴性CHB目前治疗现状、HBV PC/BCP区基因的结构与变异、变异对HBeAg阴性CHB疾病进展以及对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影响进行综述。
Th1/Th2细胞平衡与纤维增生性疾病的相关性
黄辉, 周扬, 平键, 徐列明
2019, 35(4): 883-886.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9.04.039
摘要:
机体免疫与纤维化疾病的发生存在密切联系。其中CD4+T淋巴细胞亚群的辅助性T淋巴细胞(Th) 1/Th2之间的细胞平衡在许多疾病的发生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介绍了Th1/Th2细胞平衡与肝纤维化、肺纤维化及肾纤维化之间的相关性。认为除对Th1/Th2分泌的细胞因子检测外,还应对Th与其他细胞之间的具体关系及机制进行研究。
肠道菌群失调对肝硬化的影响
李云鹏, 王新红, 张德凯
2019, 35(4): 887-890.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9.04.040
摘要:
肝硬化是由一种或多种原因引起的、以肝组织弥漫性纤维化、假小叶和再生结节为组织学特征的进行性慢性肝病,一旦进入失代偿期,肝脏和其他多脏器功能受损,几乎无法恢复和逆转。介绍了Toll样受体识别肠道菌群变化从而影响肝硬化及其并发症发生发展的过程。简述了胆汁酸调控肠道菌群对于肝硬化的保护作用。回顾了治疗肠道菌群失调后延缓肝硬化的进展。认为未来针对肠道菌群失调的治疗将会是肝硬化治疗的主要方向。
肝硬化患者肌少症的评估与临床管理
韩芳, 韩涛, 梁静
2019, 35(4): 891-894.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9.04.041
摘要:
随着肝硬化病情进展,患者身体成分组成发生显著变化,肌少症是肝硬化患者尤其是失代偿肝硬化常见的合并症之一。约30%~70%的肝硬化患者存在肌少症,严重影响患者生存期,其与肝性脑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并且可能增加患者的感染风险。肌少症、肌肉脂肪化可作为肝细胞癌的不良预后指标,增加肝癌复发风险。综述了肌少症的相关定义、与肝硬化的关系及其评估和临床管理相关研究进展。
自体骨髓干细胞治疗肝硬化的应用及管理
王邓, 孙航, 吴传新
2019, 35(4): 895-898.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9.04.042
摘要:
肝移植被认为是治疗肝硬化的最佳方式,但因供体不足、费用较高、免疫排斥等原因而受到限制。近年来骨髓干细胞在治疗肝硬化上展示出了广阔前景。目前已有大量临床试验表明自体骨髓干细胞治疗肝硬化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但其机制并不清楚,且治疗方案有多种选择。就骨髓干细胞治疗肝硬化的机制、骨髓干细胞输入通路、疗效评估指标、细胞输入剂量等进行综述。
肝细胞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治疗现状与展望
张学文, 戴朝六
2019, 35(4): 899-904.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9.04.043
摘要:
门静脉癌栓是进展期肝细胞癌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肝癌患者的治疗和预后生存。近年来,随着外科手术方式、局部介入治疗、放射治疗、靶向药物治疗以及免疫治疗等学科的发展和进步,合并门静脉癌栓的进展期肝癌不再是临床治疗禁区,无论采取单一治疗方法或是联合治疗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阐述了合并门静脉癌栓的进展期肝癌的治疗现状和治疗难点以及未来的治疗方向。
原发性肝癌的营养代谢特点及意义
赵文昊, 刘雪莲, 李宏伟, 王旭, 刘相良, 李薇
2019, 35(4): 905-907.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9.04.044
摘要:
营养代谢与肿瘤的治疗密切相关,一方面,以营养代谢通路分子作为治疗靶点,成为生物医学领域研究的新方向;另一方面,肿瘤患者营养状态较差,将导致患者无法进行治疗、副作用较大或预后较差。肝肿瘤代谢具有区别于其他部位肿瘤的营养代谢特点,因此,肝癌患者的营养代谢研究尤为重要。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糖、脂肪、蛋白质和氨基酸代谢的变化及分子机制进行阐述,以期为肝癌患者营养代谢通路的选择、肝癌特异性标志物的确定以及治疗中的营养支持等问题提供解决思路,为肝癌的营养代谢研究提供参考。
囊型包虫病药物新剂型研发及新药开发现状
尹杰, 樊海宁, 温浩, 王海久, 张灵强, 庞明泉, 顾贤波, 王涛, 潘思宇
2019, 35(4): 908-912.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9.04.045
摘要:
囊型包虫病(CE)由细粒棘球蚴感染引起,可累及全身器官。手术是治疗CE的主要方法。随着技术发展、精准手术及无瘤手术标准的引用,CE的手术禁区越来越小,但仍有许多患者因为无法手术而只能选择药物保守治疗。然而,目前治疗CE的药物选择很少,仅有苯并咪唑一类有较确切的疗效。现回顾目前国内外CE的药物治疗研究进展,为药物开发研究及临床药物应用选择提供参考。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肝脏微循环障碍探索
刘亚娟, 李良平
2019, 35(4): 913-916.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9.04.046
摘要:
目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肝脏微循环灌注改变是疾病进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其中肝细胞脂肪蓄积是导致微血管损伤的关键。介绍了正常微循环功能及结构、神经调节,着重分析了肝病微循环变化机制继而引发的微观细胞分子水平变化及宏观影像学改变。故推测,探明肝脏微循环变化可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病理生物学提供新见解,优化无创诊断帮助识别高危人群及早期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
儿童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治疗
李泽圣, 吴捷
2019, 35(4): 917-920.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9.04.047
摘要: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指单纯性脂肪肝以及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肝纤维化甚至肝硬化等一系列病变的综合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儿童逐渐增多,NAFLD的检出率也呈上升趋势,儿童NAFLD的治疗主要是改变饮食和生活方式,辅以药物治疗。回顾近年来儿童NAFLD治疗方面的进展。
遗传代谢性肝病的诊治
张亚南, 许影, 蒋畅, 高沿航
2019, 35(4): 921-924.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9.04.048
摘要:
肝脏是大多数代谢途径的关键场所,因此在遗传代谢性疾病中肝脏一般最早被累及且损伤最重,某些遗传代谢性疾病的肝脏损伤甚至会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脏的恶性肿瘤,预后较差。遗传代谢性肝病临床表现复杂,常规诊断和治疗方法局限,是临床医生面临的棘手问题。随着细胞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新的诊疗手段,如基因检测、基因治疗、干细胞移植等已逐步开展临床应用,为难治性患者带来希望。就肝豆状核变性、遗传性血色病、糖原累积病、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遗传性高胆红素血症、遗传性胆汁淤积等相对常见的遗传代谢性肝病的诊治进展作一综述。
药物性肝损伤的潜在机制、病理特点及生物标志物
耿文静, 刘晖, 丁惠国
2019, 35(4): 925-929.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9.04.049
摘要:
药物性肝损伤(DILI)是急性肝衰竭、黑盒子警告以及药物撤市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公共卫生、医药研发以及制药行业关注的主要问题。但因缺乏特异性诊断标志物使DILI的诊断成为临床医生的一大挑战。总结了DILI研究的最新进展,包括潜在机制、病理特点、生物标志物以及体外研究方法等,希望为DILI的临床及病理诊断和判断预后等提供参考。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抗氧化通路与肝脏疾病的关系
贺国娜, 申风俊
2019, 35(4): 930-933.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9.04.050
摘要: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是细胞抵御氧化应激的一个重要转录因子,其与抗氧化反应元件相互作用,从而诱导下游保护性II相解毒酶和抗氧化酶的表达,起到细胞的保护作用。氧化应激是众多肝脏疾病共同的发病机制,而Nrf2-抗氧化反应元件是体内重要的抗氧化应激通路,该通路通过诱导下游靶基因的表达,在肝脏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预防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简述了Nrf2抗氧化通路在肝脏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机制。认为Nrf2可能成为预防或治疗肝脏疾病的一个潜在靶点。
胆管病变及其相关肝脏疾病的研究现状
徐加敏, 唐映梅
2019, 35(4): 934-936.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9.04.051
摘要:
胆管是肝内胆汁转运的通道,衬附其内的上皮细胞在形态和功能上具有异质性,是多种胆管病变的靶细胞。胆管上皮细胞除参与胆汁代谢和分泌外,还与组织损伤及修复相关。胆管上皮细胞具有免疫屏障功能,能分泌促炎因子和趋化因子。在内外源因子刺激下,胆管上皮细胞呈现出反应性并启动宿主免疫反应。总结了胆管病变及相关肝脏疾病的研究现状。
国外期刊精品文章简介
一个长链非编码RNA通过干扰素诱导蛋白6调节HCV感染
刘骁, 段晓琼, 林温育
2019, 35(4): 743-743.
摘要:
<正>【据《Hepatology》2019年3月报道】题:一个长链非编码RNA通过干扰素诱导蛋白6调控HCV的感染(作者LIU X等)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在很多细胞生理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调节作用。然而,lncRNA调控病毒感染及宿主免疫应答的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中国西南大学刘骁等做了一项研究旨在探讨lncRNA在HCV感染和IFN应答中的调节作用。
卡维地洛与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治疗成人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效果比较
安阳, 祁兴顺, 郭晓钟
2019, 35(4): 768-768.
摘要:
<正>【据《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2018年10月报道】题:比较卡维地洛与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治疗成人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结局(作者Zacharias AP等)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被推荐用于预防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卡维地洛是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还可阻断α1受体,因此在降低门静脉压力和减少上消化道出血风险方面可能优于非选择性β受体
慢性高氨血症诱导大鼠的外周炎症导致认知功能障碍:抗肿瘤坏死因子治疗的逆转
张霞, 罗利婷, 牛俊奇
2019, 35(4): 784-784.
摘要:
<正>【据《J Hepatol)》2019年2月报道】题:慢性高氨血症诱导大鼠的外周炎症导致认知功能障碍:抗肿瘤坏死因子治疗的逆转(作者Balzano T等)慢性高氨血症诱发神经炎症,从而导致认知障碍。高氨血症诱发神经炎症的机制仍不清楚。Balzano等提出假设,慢性高氨血症会诱发外周炎症,引起可以通过减少外周炎症来预防的神经炎症和认知障碍。笔者研究的目的是评估:(1)慢性高氨血症是否诱发外周炎症;(2)外周炎症是否导致高氨血症引起的神经炎症、改变神经传递和损害空
慢性丙型肝炎经直接抗病毒药物治疗后的临床结局: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
谢智钦, 孙永康, 唐才喜
2019, 35(4): 795-795.
摘要:
<正>【据《Lancet》2019年2月报道】题:慢性丙型肝炎经直接抗病毒药物治疗后的临床结局: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作者Carrat F等)虽然直接抗病毒药物(DAA)已广泛用于治疗慢性HCV感染者,但其临床效果尚未得到充分报道。Carrat等比较了法国ANRS CO22 Hepather队列中使用DAA治疗和未治疗患者的死亡、肝细胞癌及失代偿期肝硬化的发生率。
应用抗病毒药物阻断HBV母婴传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荟萃分析
宋家慧, 杨帆, 王硕, 曹广文
2019, 35(4): 807-807.
摘要:
<正>【据《J Viral Hepat》2019年3月报道】题:应用抗病毒药物阻断HBV母婴传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荟萃分析(作者Song J等)尽管临床上已经使用核苷酸类似物来阻断HBV的母婴传播,但其有效性和安全性仍然存在争议。海军军医大学宋家慧等对孕期服用核苷酸类似物阻断HBV母婴传播的研究进行荟萃分析以评估其疗效和安全性。该研究同时对不同核苷酸类似物和服用时间的疗效及安全性差异进行了分析。
长期服用诺氟沙星治疗晚期肝硬化的效果观察
杨倩倩, 金清龙
2019, 35(4): 839-839.
摘要:
<正>【据《Gastroenterology》2018年12月报道】题:长期服用诺氟沙星治疗晚期肝硬化的效果观察(作者Moreau R等)关于长期口服氟喹诺酮治疗晚期肝硬化患者的影响存在争议。Moreau等进行了一项随机对照试验,以评估长期口服氟喹诺酮类诺氟沙星对肝硬化患者生存的影响。笔者对291例近期未接受过氟喹诺酮治疗的Child-Pugh C级肝硬化患者进行了一项双盲试验。该研究于2010
HBsAg的血清清除能进一步降低使用核苷类似物后病毒获得完全抑制患者的肝癌风险
王露媛, 高普均
2019, 35(4): 845-845.
摘要:
<正>【据《J Hepatol》2019年3月报道】题:HBsAg血清学清除能够进一步降低核苷类似物治疗后实现病毒完全抑制患者进展为肝癌的风险(作者Yip TC等)在已通过临床治疗获得病毒完全抑制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中,实现HBs Ag血清学清除达到功能性治愈是否具有额外的临床获益,这一问题目前尚不清楚。
代谢诱导的肿瘤激活剂1具有促进肝细胞癌转移的作用
朱泽民, 刘智勇
2019, 35(4): 857-857.
摘要:
<正>【据《Hepatology》2019年3月报道】题:MITA1是一种新型能量应激诱导的lncRNA,具有促进肝细胞癌转移的作用(作者Ma M等)转移是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但其潜在机制仍知之甚少。长非编码RNA(Long-non-codingRNAs,lncRNAs)已成为恶性肿瘤的重要调节因子,但其在肿瘤转移中的作用尚不清楚。Ma等研究发现了一种新的lncRNA,命名为代谢诱导的肿瘤激活剂1(? metabolism-induced tumor activator 1,MITA1),它在肝细胞癌(HCC)中表达上调,并参与了HCC的转移。MITA1是其在RNA测序时发现的一种富含染色质
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用于评估肝硬化中的急性肾损伤
万敏婕, 高普均
2019, 35(4): 878-878.
摘要:
<正>【据《Hepatology》2019年2月报道】题:一项前瞻性研究: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用于评估肝硬化中的急性肾损伤(作者Huelin P等)肾脏生物标志物可用于急性肾小管坏死(ATN)与肝硬化中其他类型的急性肾损伤(AKI),尤其是肝肾综合征(HRS-AKI))之间的鉴别诊断。由于不同类型的治疗方法不同,因此鉴别诊断很重要。然而,肾脏生物标志物仍未
无创检测对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肝纤维化/肝硬化的诊断价值
武珊珊, 尤红
2019, 35(4): 929-929.
摘要:
<正>【据《Hepatol Int》2019年1月报道】题:无创检测对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肝纤维化/肝硬化诊断价值的荟萃分析(作者Wu SS等)无创检测已被广泛应用于评估多种病因导致的肝纤维化/肝硬化。然而,在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中,血清学标志物、瞬时弹性成像(TE)、声幅射力脉冲成像(ARFI)以及磁共振弹性成像(MRE)等多种无创检测之间的诊断准确性目
读者·作者·编者
《临床肝胆病杂志》关于伦理审查的要求
2019, 35(4): 817-817.
摘要:

<正>根据《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和我国《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审查办法》的相关准则,本刊要求:凡是动物实验研究,必须符合我国实验动物管理和使用相关规定,并经由动物伦理委员会审批及进行临床试验注册;凡是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无论是前瞻性研究、横断面研究、回顾性研究,还是在人体上或使用取自人体的标本等进行的研究,亦或是采用心理学、流行病学、社会医学方法对人群进行的调查研究,都需要得到患者知情同意、通

勘误
2019, 35(4): 851-851.
摘要:

<正>由于作者笔误,本刊2016年第32卷第6期《HBsAg动态变化与慢性乙型肝炎进程的关系》文中第二作者姓名"戎军"应为"戎君"; 2016年32卷7期《抗-HBc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文中第四作者姓名"戎军"应为"戎君"。特此更正。

《临床肝胆病杂志》官方网站简介
2019, 35(4): 860-860.
摘要:

<正>《临床肝胆病杂志》官方网站(lcgdbzz. org) 2015-2017年连续三届获得"中国高校科技期刊优秀网站奖"。本刊官方网站自创建以来,不断完善优化,致力于追求整体风格更厚重、栏目设置更科学、功能使用更强大、内容展现更丰富、服务推送更主动。现将本刊网站的主要栏目和功能介绍如下:在线期刊:创刊以来的全部文章免费在线阅读及下载,同时具有高级检索的功能。

前瞻性临床研究和回顾性临床研究的区别
2019, 35(4): 904-904.
摘要:

<正>前瞻性临床研究是研究者根据选题和设计的要求而进行的研究。其特点是有明确的研究目的,周密的研究计划,合理的观察指标,并严格按设计要求详细记录临床资料,通过对这些资料的整理、归纳、统计、分析,得出某一结论。医学论文写作前瞻性分析科学性强,可信度高,但难度较大,关键是制定好研究方案。制定研究方案具体要求

消息
《临床肝胆病杂志》2019年1-9期“重点号”选题及各期执行主编
2019, 35(4): 708-708.
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