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ISSN 1001-5256 (Print)
ISSN 2097-3497 (Online)
CN 22-1108/R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11年 第7期

显示方式:
专家论坛
婴儿胆汁淤积症的鉴别诊断思路
朱启镕, 王建设
2011, 27(7): 679-681+693.
摘要:
胆汁淤积是婴儿肝脏疾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病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其预后,有些病因需要医生做出快速的诊断及采取恰当的治疗。胆道闭锁、败血症、尿路感染、甲状腺功能低下、Citrin缺陷病、酪氨酸血症及先天性胆汁酸合成缺陷都要及早诊断,因为对这些疾病及时适当的治疗可显著的改善预后。
感染相关性儿童肝病
刘钢
2011, 27(7): 682-686.
摘要:
儿童时期各种嗜肝病毒和其他病毒感染以及各种细菌、真菌等不同病原体感染都可累及肝脏,肝脏病变常为全身感染的一部分,较少引起典型的肝炎症状,也可出现严重的肝损伤。机体免疫状态与临床特征密切相关。急性病毒性肝炎病理多为肝脏全小叶细胞的弥漫性变性,慢性肝炎特征为肝实质与汇管区的炎症与纤维化等。不同细菌、真菌感染可引起肝脏化脓性病变,也可以肉芽肿的病变为主,需要综合全面分析临床资料等确诊。
小儿乙型肝炎的流行病学及诊治进展
俞蕙
2011, 27(7): 687-689.
摘要:
中国是乙型肝炎的高发区,HBV母婴传播是我国人群感染HBV的主要传播途径之一。婴儿或儿童感染HBV,约15%~25%将发展为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是肝硬化和肝细胞癌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对儿童乙型肝炎的流行病学、诊断以及治疗方面的进展进行综述。
儿童及青少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确诊及危险因素评估
张一宁, 杜红伟, 刘彦军, 王朝霞
2011, 27(7): 690-693.
摘要:
儿童和青少年时期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以肝细胞脂肪变性和脂肪蓄积为病理特征,而无饮酒史的临床综合征,它是代谢综合征和胰岛素抵抗在肝脏的表现,与儿童期的肥胖、性别、胰岛素抵抗和青春期具有相关性。因此,本病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的诊断和评估要充分考虑不同于成人的许多高发风险因素,如性别、青春期的发育等因素。
婴儿肝内胆汁淤积易感基因的研究进展
李常晓, 王朝霞
2011, 27(7): 694-699+708.
摘要:
婴儿肝内胆汁淤积的发生与基因多态性所致的遗传易感性相关,目前研究已发现许多相关基因及易感突变位点,本文就这些基因与婴儿肝内胆汁淤积的遗传易感性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介绍。
Citrin缺陷病的诊治
王建设, 朱启镕
2011, 27(7): 700-702.
摘要:
Citrin缺陷病是包括我国在内的东亚地区多发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目前已明确至少有两种主要表型:Citrin缺陷引起的婴儿肝内胆汁淤积症和瓜氨酸血症Ⅱ型。早期诊断、定期随访和适当的治疗有望改善预后,避免严重后果发生。
儿童肝豆状核变性的临床特征及诊治进展
王朝霞, 张春艳
2011, 27(7): 703-705.
摘要:
肝豆状核变性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铜代谢疾病,其临床表现极为复杂,易造成误诊;也是少数几种可用药物治愈的遗传代谢病之一,预后取决于治疗的早晚和规范。儿童肝豆状核变性与成人不尽相同,因此提高儿科医生对肝豆状核变性的诊治水平,直接关系患者的预后。
小儿肝胆超声声像图特点
孙晓峰, 祝英乔
2011, 27(7): 706-708.
摘要:
小儿肝胆疾病,究其病因、先天发育特点、以及病理生理特点有其特殊性,不同于成人肝胆疾病,其超声影像学检查因此亦不同于成人超声影像特点。根据病因分为5类,(1)感染相关疾病;(2)先天发育异常疾病;(3)代谢性疾病;(4)肝脏占位性病变;(5)肝脏血管疾病。本文从这5个方面系统回顾儿科肝胆疾病超声特点,并对特征性疾病超声特点给予阐述。
质谱分析技术在儿童代谢性肝病诊断方面的应用
张春花
2011, 27(7): 709-717+728.
摘要:
质谱分析技术已被公认为代谢性疾病化学诊断的有用手段,气相色谱质谱连用法可以对130余种代谢疾病进行筛查和化学诊断,串联质谱法可对30余种脂肪酸代谢异常疾患和部分氨基酸代谢异常同时筛查,作为先天性代谢疾病的新生儿筛查手段被广泛的应用在世界各国。代谢性肝病涉及不同的代谢途径的紊乱,多种儿童代谢性肝病都有疾病的特征性代谢谱存在,因此通过质谱分析的代谢组学研究将会对这类疾病的临床诊断非常有用。
多层螺旋CT对小儿常见肝脏肿瘤的诊断特征及临床价值
王继萍, 冷吉燕, 崔亚琼, 张丽, 王岩
2011, 27(7): 718-721.
摘要:
小儿肝脏肿瘤较少见,约占儿童期肿瘤的5%,但是由于小儿对疾病的述说能力有限,特别是婴幼儿更不能及时正确地反应病情,再加上家长对小儿观察不仔细等原因,造成诊断的困难,而且单凭触及包块较难鉴别肿块的良恶性,然而早期的诊断、定性、定位对治疗及预后有重要价值。CT诊断对肿瘤的定位、定性特别重要。现对常见的肝脏肿瘤CT诊断特征及价值结合本院病例作一综述。
儿童肝移植的现状和未来
郑珊, 沈桢
2011, 27(7): 722-725.
摘要:
儿童肝移植已经成为儿童终末期肝病的标准治疗方法。发展儿童肝移植意义重大。本文从适应证、生存率、手术方式、技术性并发症、免疫抑制治疗、远期生存状况和受体危险度分层等方面对目前儿童肝移植的发展水平进行初步概述,并对未来发展作初步展望。
论著_小儿肝病和小儿胆汁淤积症
150例儿童非嗜肝病毒感染相关性肝炎临床特征分析
贺宝平, 孙梅
2011, 27(7): 726-728.
摘要:
目的探讨儿童非嗜肝病毒感染相关性肝炎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0年9月期间住院治疗的150例诊断为非嗜肝病毒感染相关性肝炎病例的临床特征。结果 150例患儿中,男81例,女69例。引起儿童非嗜肝病毒感染相关性肝炎的病原体以肺炎支原体和EB病毒最常见,分别为69例(46.0%)和59例(39.3%),治疗后ALT、AST明显下降。结论儿童非嗜肝病毒感染相关性肝炎的临床表现是非特异性的,进行综合性治疗是治愈本病的关键。
小儿重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与临床意义
丁巧云, 俞海英, 孙薇薇, 潘剑, 曹兴国, 王雷
2011, 27(7): 729-730.
摘要:
目的了解小儿与成人重型肝炎外周血CD3+、CD3+CD4+及CD3+CD8+T淋巴细胞数量变化的差别,探讨小儿重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数量变化与临床意义。方法对35例小儿及30例成人重型肝炎进行外周血CD3+、CD3+CD4+及CD3+CD8+T淋巴细胞数量检测。结果小儿重型肝炎成活的患儿外周血CD3+、CD3+CD4+及CD3+CD8+T淋巴细胞数量明显高于死亡组(P<0.01);小儿重型肝炎中1岁以内患儿外周血CD3+、CD3+CD4+及CD3+CD8+T淋巴细胞数量明显高于2~6岁组(P<0.01);小儿重型肝炎组CD3+、CD3+CD4+及CD3+CD8+T淋巴细胞数量明显高于成人重型肝炎组(P<0.01);1岁以内的患儿病死率最高(P<0.05)。结论小儿与成人重型肝炎外周血CD3+、CD3+CD4+及CD3+CD8+T淋巴细胞数量有明显差异,年龄越小,CD3+、CD3+CD4+及CD3+CD8+T淋巴细胞数量越高;小儿细胞免疫与成人明显不同,年龄越小,病情越重;病死率越高。
婴儿胆汁淤积症145例临床分析
杨露, 孙梅
2011, 27(7): 731-734.
摘要:
目的对婴儿胆汁淤积症各个病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预后进行统计学分析,归纳婴儿胆汁淤积症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方法收集2007年12月~2010年2月本院住院的145例婴儿胆汁淤积症患儿的临床资料,对比胆道闭锁组与肝内胆汁淤积症组临床特点;分析巨细胞病毒(CMV)与胆汁淤积的关系;统计及评价胆道闭锁目前的临床诊断试验。结果胆道闭锁患儿白便及肝大发生率、GGT值及腹部彩超异常方面与婴儿肝内胆汁淤积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CMV感染与婴儿胆汁淤积相关性分析中,CMV阳性与阴性临床特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胆道闭锁常用诊断项目中,白便的敏感度较高(88%),GGT>300 U/L、腹部彩超见三角形纤维包块特异度相对偏高。结论婴儿胆汁淤积症患儿有胆汁淤积症表现为生长发育正常,临床发现白便,腹部彩超提示汇管区三角形纤维包块,GGT>300 U/L时高度提示胆道闭锁;CMV感染在胆汁淤积症的发病中只是致病原因之一或者夹杂感染因素。
论著_脂肪性肝病
血清内脏脂肪素、脂联素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临床病理的关系
朱超慧, 陈东风, 艾正琳, 杨丽, 闵敏
2011, 27(7): 735-737+748.
摘要:
目的探讨NAFLD临床病理改变与血清内脏脂肪素(visfatin)、脂联素(adiponectin)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取54例患者肝组织标本,根据其病理改变分为正常对照组(Control组)、单纯性脂肪肝组(SS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组)。酶联免疫法测定所有患者的血清visfatin、adiponectin水平,并比较各组之间visfatin、adiponectin的差异。结果 54例标本中:Control组23例,SS组11例,NASH组20例。NASH组血清visfatin低于Control组(P=0.012)和SS组(P=0.021);SS组血清visfatin较Control组有降低的趋势;Control组血清adiponectin高于NASH组(P=0.024)和SS组(P=0.039);NASH组较SS组有降低的趋势。结论在NAFLD患者中,随着肝组织脂肪变及炎症的加重,其血清visfatin、adiponectin水平逐渐降低。
论著_肝纤维化及肝硬化
终末期肝病模型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郑晓丽, 汪良芝, 吴宝利
2011, 27(7): 738-740+745.
摘要:
目的评估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终末期肝病模型联合Na评分(MELD-Na)、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血钠比值(MESO指数)、Child-Pugh(CTP)分值对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对140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比较3、6及12个月内死亡组和存活组之间的MELD评分、MELD-Na评分、MESO指数及CTP分值,并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及曲线下面积(AUC)比较MELD、MELD-Na评分、MESO指数和CTP分值判断肝硬化患者预后的准确性并获取最佳临界值。结果在随访的3、6及12个月内死亡组和存活组MELD、MELD-Na、MESO及CTP评分比较有显著差异,在判断患者3、6及12个月生存率的ROC曲线AUC比较中,MELD-Na评分与MESO指数、MELD评分及CTP分值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差异(P<0.05),而MELD评分与Child-Pugh分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ELD-Na评分、MESO、MELD及CTP均能较好预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预后,其中MELD-Na仍是以上预测失代偿期肝硬化预后中最具优...
论著_肝胆胰肿瘤
18α-甘草酸二铵对丝裂霉素C诱导的HepG2细胞凋亡的影响及机制
尹胜杰, 郑金鑫, 张婷, 鲁风民, 徐京杭, 于岩岩
2011, 27(7): 741-745.
摘要:
目的探讨18α-甘草酸二铵对丝裂霉素(MMC)诱导的HepG2细胞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18α-甘草酸二铵不同浓度与低剂量MMC(50μg/ml)MMC联合作用,采用MTT比色法观察MMC对HepG2细胞活性率的影响;流式细胞术分析凋亡细胞的百分率、线粒体膜电位的改变及Caspase-3的活性变化;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内细胞色素C的表达及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的表达情况。结果单独MMC(50μg/ml)处理的HepG2细胞活性率明显降低,凋亡率显著增加,线粒体膜电位下降,Caspase-3活性增加,细胞内细胞色素C表达增加,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减少,而促凋亡蛋白Bax表达增加。不同浓度的18α-甘草酸二铵与MMC合用组,这些指标的变化均受到抑制。结论 18α-甘草酸二铵可抑制MMC诱导的HepG2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通过调控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而实现。
兔VX2肝癌模型的建立及纳米微泡造影剂在模型早期检测中的应用
江翰, 王雪峰, 王子豪, 徐斌, 施伟斌
2011, 27(7): 746-748.
摘要:
目的通过建立一个原发性或转移性兔肝癌模型并应用纳米微泡造影剂对肿瘤进行早期检测,探讨纳米材料在肝癌超声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通过肿瘤组织块接种法制备兔肝癌模型并利用门静脉插管注射微泡造影剂对比增强显影。结果模型建立后检测原位成瘤率为83.3%,采用5 MHz的发射频率,肝内主要血管及瘤块1 min内显影得到增强。结论靶向超声纳米对比剂具有特异性和敏感性,纳米级微泡造影剂用于超声造影增强是完全可行的。
论著_其他
慢性重型肝炎并发肝肾综合征的相关因素分析
高宝秀, 贺勇, 李贵星, 聂鑫, 罗通行, 宋昊岚
2011, 27(7): 749-751.
摘要:
目的分析慢性重型肝炎并发肝肾综合征(HRS)的发病率,研究慢性重型肝炎伴HRS患者与单纯性慢性重症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血液生化指标,探讨慢性重型肝炎并发HRS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0月因慢性重型肝炎住院患者共450例。根据患者住院期间是否发生HRS,将研究对象分成慢性重型肝炎伴HRS(HRS组,105例)和单纯慢性重型肝炎组(非HRS组,34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Child-Pugh分级、终末期肝病评分(MELD)、腹水发生率和血液生化指标。结果慢性重型肝炎并发HRS的院内发病率为23.3%。HRS组MELD评分为31.7±4.5,高于对照组的26.3±6.8(t=2.45,P<0.05),腹水发生率为100%,高于对照组的33.9%(χ2=140.65,P<0.01)。HRS组Alb为(27.3±3.2)g/L,低于非HRS组(34.8±3.6)g/L(t=10.03,P<0.01),HRS组血钠水平为(128.5±7.5)m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7.4±6.5)mmol/L(t=4.72,P<0.01)。HRS组的...
肝移植术后脑桥外和脑桥中央髓鞘溶解症——附8例报告
赵凯, 刘懿禾, 于立新, 王峪, 刘蕾
2011, 27(7): 752-754.
摘要: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脑桥外和脑桥髓鞘溶解症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肝移植术后发生脑桥外和脑桥髓鞘溶解症患者临床诊治经过和预后。结果本组患者肝移植术后3~11 d发生失语、吞咽困难、癫痫、昏迷,头部MRI提示脑干、基底节、脑叶脱髓鞘改变,经治疗后2例神志清楚但存在智力障碍,4例仍昏迷,2例因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结论围手术期血浆渗透压的显著波动是移植术后脑桥外和脑桥髓鞘溶解症的主要病因,临床表现为术后早期发生失语、吞咽困难、癫痫、昏迷等神经系统症状,头部MRI提示脑干、基底节、脑叶脱髓鞘改变,治疗上以脏器功能支持为主,血浆置换联合免疫球蛋白治疗可以改善预后。
病例报告
经皮穿刺胆道引流术治疗肝动脉损伤大出血1例
路军良, 李京雨, 徐力扬, 刘涛
2011, 27(7): 755+76.
摘要:
<正>1病例资料患者,男,78岁,因患胆管癌在DSA下引导行经皮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进行减黄。采用右侧腋中线9~10肋间穿刺肝内胆管,术中造影可见胆道内血块充盈缺损(图1a),胆总管下段梗阻,放置8 mm×60 mm胆道支架,留置8.5F外引流管,减黄后,患者恢复良好。术后30 d,准备在透视下拔除引流管,在进行引流管退出胆道的操作时,突然经引流管
西藏肝包虫病47例报告
李群英, 闫建文, 郭建兵, 普琼
2011, 27(7): 756-757.
摘要:
<正>包虫病是对人体危害很大的人畜共患地方病。在畜牧业,发展中国家和我国西北地区发病率较高,也是西藏地区的常见多发病。为了探讨肝包虫病对人体肝脏的损害并观察肝功能有何变化,对2006年1月~2010年12月期间在西藏日喀则地区人民医院肝肺科及普外科住院的47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1临床资料
综述
肝脏自然杀伤细胞在慢性肝病中的作用
程琦, 施光峰
2011, 27(7): 758-761.
摘要:
肝脏自然杀伤细胞(NK)是一种与外周血NK细胞不同的肝脏免疫细胞。近年来研究表明肝脏NK细胞在各种慢性肝脏疾病中起重要作用。包括对抑制病毒感染和肿瘤细胞生长,对抗肝纤维化均有益处,但同时其又刺激肝损伤和抑制肝再生(肝细胞增殖)。本文就肝脏NK细胞的特征、功能以及在各种常见慢性肝病中作用进展作一综述。
显著肝纤维化的非创伤性诊断进展
蔡卫民
2011, 27(7): 762-767.
摘要:
回顾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的研究历史,介绍几年来肝纤维化非创伤诊断进展。讨论如何去诊断显著性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和瞬时弹性图联合应用,有望更好的诊断肝纤维化。
终末期肝病模型对肝硬化患者预后评估价值的研究进展
李晶莹, 陆伦根
2011, 27(7): 768-771+782.
摘要:
客观、准确地判断肝硬化患者的病情及预后有助于指导临床医生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案。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是目前被广泛认可的评估终末期肝病严重程度的评分体系。近年来各种基于MELD评分发展而来的新评分系统不断涌现。加入新的变量例如血清钠可进一步提高MELD的预测能力,此文就MELD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膜联蛋白A2过表达在肝细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张海健, 姚登福, 秦呈林
2011, 27(7): 772-774+778.
摘要:
膜联蛋白A2与S100A10组装成异四聚体转位细胞膜从而激活相关信号通路或者Ser25磷酸化以后进入细胞核参与DNA合成和细胞增殖,可调节血管形成、与肝细胞癌(HCC)形成与预后相关。本文综述了膜联蛋白A2的分子构成、功能及对HCC诊断和预后价值的研究进展。
微生态调节剂治疗重型肝炎内毒素血症的研究进展
罗明, 曹武奎
2011, 27(7): 775-778.
摘要:
肠源性内毒素血症是慢性重型肝炎发生和发展的重要机制之一。各种微生态制剂可调整肠道失调菌群,从而降低血清内毒素水平,减少并发症和降低病死率,对慢性重型肝炎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肝源性糖尿病的治疗现状
于明霞, 尹威民, 李迎今, 吴扬
2011, 27(7): 779-782.
摘要:
肝源性糖尿病是指继发于肝病并发症的糖尿病,被认为是肝功能恶化的标志。在我国各型肝炎、肝硬化发病率较高,因此肝源性糖尿病很常见。临床治疗以治疗原发病(肝病)为主,降糖治疗为辅。
会议纪要
《临床肝胆病杂志》第十四届编委会第一次会议暨优秀审稿专家表彰会议纪要
李娜
2011, 27(7): 783-785.
摘要:
<正>《临床肝胆病杂志》第十四届编委会第一次会议暨优秀审稿专家表彰会议于2011年6月24日在南京国际博览中心302会议室召开。参加本次会议的编委、优秀审稿专家、优秀论文作者共计90余人。会议由编辑部主任朱耀权主持。会议的主要议程是:主编贾继东致开幕词并宣布第十四届编委会名单;执行主编牛俊奇作"关于《临床肝胆病杂志》创刊27年来历史的简要回
读者·作者·编者
撤稿声明
2011, 27(7): 751-751.
摘要:
<正>经投稿人肖非、宁琴要求,以下文章已被正式撤销:肖非,刘艳玲,宁琴.生物纳米siRNA颗粒抑制丙型肝炎病毒复制的体外研究.临床肝胆病杂志,2011,27(4):414-416,423.撤稿原因:部分作者因试剂和结
本刊常用缩略语
2011, 27(7): 785-785.
摘要:
<正>中文名称较长且反复出现3次以上可用缩略语,全文中英文缩写一般不超过5个,文内第一次出现的外文及缩略语应按照本刊对缩略语的有关规定标注。为了便于阅读,请尽量少用英文缩写。以下词汇第一次出现时,可不标注中英文全称,直接用缩写,列表如下:
消息
《临床肝胆病杂志》关于2011年重点号的启事
2011, 27(7): 702-702.
摘要:
<正>为便于集中组稿,《临床肝胆病杂志》编委会研究确定了本刊2011年各期重点号的选题,欢迎广大作者不拘内容与题材,踊跃投稿。对于围绕中心选题的文章,本刊将择优优先发表。
《临床肝胆病杂志》关于基金论文优先录用及标注的说明
2011, 27(7): 705-705.
摘要:
<正>为了进一步提升《临床肝胆病杂志》的学术水平,提高优秀论文刊发的时效性,特向各医学院校、医院、医学科研机构广泛征集国家、省部级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或重点攻关项目的论文。同时为规范基金论文,特提出如下说明:1.真实性:基金论文在文中的标注应与其基金证明文件一致(要求提供基金证书复印件,邮寄至吉林省长春市
我刊被美国《化学文摘》(CA)和波兰《哥白尼索引》(IC)收录
2011, 27(7): 757-757.
摘要:
<正>据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国际交流工作委员会、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对外联络委员会通知,继2010年《临床肝胆病杂志》被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UPD)收录之后,在2011年4月又陆续被美国《化学文摘》(CA)和波兰《哥白尼索引》(IC)两个重要国际数据库收录。这是对本刊学术水平的肯定,证明本刊在国际化的进程中又迈进了一步。
《临床肝胆病杂志》关于稿件优先数字出版的启事
李娜
2011, 27(7): 761-761.
摘要:
<正>"优先数字出版"是以印刷版期刊录用稿件为出版内容,先于印刷版期刊出版日期出版的数字期刊出版方式。为了保证肝胆胰领域的创新性科研成果的首发权及时得到确认,简化论文从审查到正式发表的程序,缩短发表周期,并使读者即时获取科研情报和新知识,《临床肝胆病杂志》与"中国知网"签订《学术期刊优先数字出
《临床肝胆病杂志》编辑部搬迁启事
2011, 27(7): 767-767.
摘要:
<正>承蒙各位新老编委、审稿专家、作者及读者的大力支持和厚爱,临床肝胆病杂志的规模不断壮大,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为了满足编辑部发展的需要,更好的服务于广大同仁,我编辑部已搬迁至新址办公。新办公地址为:长春市东民主大街519号《临床肝胆病杂志》编辑部,邮编:130061。
全国小儿肝胆、肛肠及新生儿外科学术研讨会征文通知(第一轮)
2011, 27(7): 782-782.
摘要:
<正>为促进小儿肝胆外科、肛肠外科及新生儿外科的实验研究与临床技术水平的提高,由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学分会主办、山东省分会和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承办的"全国小儿肝胆、肛肠和新生儿学术研讨会"定于2011年10月在山东省青岛市召开。本次会议将介绍小儿肝胆、肛肠和新生儿医学技术新进展,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讲